将相思之苦写到极致 相思之苦


将相思之苦写到极致 相思之苦


诗词是古代文学史上的瑰宝,从诗经到唐诗宋词元曲,诗词的形式多元化发展 。有一种诗文结构很奇妙,利用汉语词性的变化,在顺序上回环往复,正反通读皆可,在文学上称其为“回文诗” 。
关于回文诗的起源众说纷纭,有人认为最早是苏蕙的《璇玑图》,正读、反读、斜读可以解出七千多首诗词;也有人认为回文诗最早的雏形是西晋初期的苏伯玉妻的《盘中诗》 。这种诗词文体构思巧妙,后世很多人争先效仿,就连苏东坡,纳兰容若等才子也乐在其中 。
将相思之苦写到极致 相思之苦


璇玑图
回文诗究竟是一种单纯的文字游戏,还是有其独特的艺术价值?情书君以宋朝一位不知名诗人李禺的代表作品《两相思》为例,和大家一起分享回文诗之美,剖析其文学价值之所在 。
《两相思》
宋?李禺
枯眼望遥山隔水,往来曾见几心知?
壶空怕酌一杯酒,笔下难成和韵诗 。
途路阻人离别久,讯音无雁寄回迟 。
孤灯夜守长寥寂,夫忆妻兮父忆儿 。
情书解诗:李禺是宋朝一个很低调的诗人,不显山不露水,他没有什么值得炫耀的头衔,史书上对他的记载也特别少 。但他这首《两相思》却可称千古绝唱,后世无人能及 。
这首诗描写一位丈夫思念妻子,山水路遥,许久不曾相见 。思念涌上心头,想用酒浇愁却又怕很快就把酒喝完了,想要落笔写封书信,却又不知从何说起 。人离别,锦书难据,在这孤独寂寥的夜里只有无尽的思念 。
这首诗无论是格律还是韵律,遣词造句都用的很精妙,将一个丈夫思念妻子的心情跃然于纸上,可谓是将相思之苦诠释到了极致 。
将相思之苦写到极致 相思之苦


如果说单看这一首诗,在古代文坛上并不能算耀眼夺目的名篇,不足以让李禺名垂千古 。这诗奇妙的是,倒着读便是另一首诗,诗词意境大不同,且丝毫没有违和感 。
《两相思》
宋?李禺
儿忆父兮妻忆夫,寂寥长守夜灯孤 。
迟回寄雁无音讯,久别离人阻路途 。
诗韵和成难下笔,酒杯一酌怕空壶 。
知心几见曾来往,水隔山遥望眼枯 。
李禺的这首通体回文诗,构思新颖,遣词造句之间彰显独特风格,倒着读便是一首思夫诗 。无论从诗词格律韵律还是诗词表现的张力来看,倒读的这首诗都堪称情诗中的佳作 。全诗写出了一位闺中的妇人对丈夫的思念,长夜漫漫,无心睡眠,欲寄彩笺,奈何山水路遥,只得满眼泪水 。
李禺的这首《两相思》堪称是回文诗中的佳作,千百年来被后人称誉 。但也有不少人不认同这个观点,觉得回文诗只是一种文字游戏,并没有什么艺术价值 。回文诗在中华文化史上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定位呢?请听情书君细细道来 。
将相思之苦写到极致 相思之苦


一、回文诗真的只是一种文字游戏吗?说起文字游戏,我最先想到的是有一种嵌字体,又称“诗钟”,是古代文人在筵席上吟诗作赋的娱乐方式,在限定的时间里,将限定的字词融入诗中不同的位置,都是临屏而作,极其考验一个人的即时创作能力 。情书不才,也曾涂鸦过,和大家一同分享 。
《题月梅》
文/微情书
月华起处萤争渡,梅子黄时雨不休 。
撷梅煮酒今何似,啸月吟花趁此时 。
相邀月色弄清影,不与梅花比浅妆 。
不同皓月相怜久,却羡寒梅独早芳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