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感和对他人的觉知 同感是什么意思( 二 )


莫兰教授接下来介绍了利普斯对同感作出的解释 。在利普斯所处的时代 , 心理学和现象学还是统一的 , 因此利普斯既是哲学家也是心理学家 。利普斯的解释和亚当·斯密的观点有着某种程度的相似之处 , 利普斯同样认为模仿是同感的基础 , 他认为同感是一种高阶的知觉 , 他把它称为“统觉”(apperzeption) 。当我们看到他人物理身体的“表达”时 , 这一统觉使我们同时看到他人的情绪 。但是胡塞尔、舍勒和施泰因等人批评了利普斯的这一观点 , 指出这种基于模仿的对他人的感知并不构成真正的同感 , 而只是一种对反应的触发 , 舍勒把它称为“情绪感染”(emotional contagion) 。
此后莫兰教授介绍了胡塞尔对同感的解释 。胡塞尔对同感的讨论最早可以追溯到1905年左右的讲座 , 但直到《笛卡尔式的沉思》中我们才看到成文的相关内容 。胡塞尔除了读过利普斯的相关论述外 , 还接触过狄尔泰(Wilhelm Dilthey)对同感的讨论 。狄尔泰认为同感是“理解”(Verstehen)方法论的一部分 。不过 , 相较于Einfühlung , 狄尔泰更常用的是Mitgefühl一词 , 意为“共感”(fellow feeling) , 强调站在他人的角度为他人着想 。
接下来莫兰教授对舍勒的同感理论进行了介绍 。舍勒认为同情/同感是对他人感受的直接把握 , 而并非基于一种想象或模仿 。舍勒区分了“感染”与共感 , 且否认共感本质是一种认同;他认为对于儿童而言或许是自我认同的情感 , 而在成年人那里则是一种严格意义的同感 。舍勒和亚当·斯密一样驳斥道德是同感基础的观点 , 他指出即使是罪犯这样的恶人也可能拥有忠诚这样好的情感 。舍勒还指出 , 同感不是使我的情感征服或压倒他人的情感 , 亦不是将我的感受投射进他人之中 。维特根斯坦曾经发表过和舍勒类似的看法 , 他也认为我们对他人内心的感知不是一种推论而是一种直接当下的把握 。
莫兰教授进而介绍了胡塞尔现象学传统对自身经验和对他人之经验的区分 。胡塞尔将早先的自我经验和对他人的经验进行比较:当我回忆自己童年时代的模样时 , 我实际上是在进行一种和同感类似的活动 , 因为我已经不再是当初的那个人 , 所以我必须通过回忆来把握当时那个我的感受 。但胡塞尔在这种类似同感的回忆和真正的同感之间作出区分 , 后者强调我必须与他人面对面地发生直接的接触 , 且我必须将这一他人经验为另一个自我或一个像我一样的人 。胡塞尔强调我并非首先构造我的事务、我的世界而后再去通过同感把握另一自我 , 我和他人是一种共同建构(co-constituted)的关系 , 因此对他人的感知是对外部世界之构造的重要一步 。胡塞尔指出同感创造了第一个真正的超越性(transcendence):当我将他人把握为一个不同于我的第一人称主体时 , 我就有了对他性(otherness)的第一次真正的体验 。尽管很多人批评胡塞尔总是从一种笛卡尔式的“我思”或自我经验出发 , 但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胡塞尔对自身关系实际上持有一种非常复杂的理解 , 我对他人的把握不是全然基于我自身的经验 , 而是将他人理解为另一个不同于我的自身 , 所以我们可以说“自身”(self)的概念不是发源于我 , 而是他人 。胡塞尔和舍勒等人一样认为同感不是基于一种推论 , 他强调我对他人的理解和我自身的记忆一样都不是出于一种假设 , 因此同感是一种对原始经验的“非本原”(nicht origin?r)体验 。除此之外 , 胡塞尔也强调同感基于活的身体(lived body):我意识到我和他人的身体之间存在一种平行结构 , 两个身体作为两个系统是和谐共作着的 。胡塞尔在《笛卡尔式的沉思》中谈到的“结对”(Paarung)概念强调的就是这种我和他人身体之间的一对一的联动关系 。这也涉及到他的“传递”(übertragung)概念 , 例如我和他人对同一物体的触觉 , 尽管我能设想我们知觉到的是类似的触感但我不可能感知到他人对这一物体原始的感觉 , 所以胡塞尔把这种“传递”的感觉描述为空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