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感和对他人的觉知 同感是什么意思( 五 )


问:教授您好 , 我这里有一个问题:在心理学中有一个实验是一个孩子在丛林中生活了十年 , 他已经完全丧失了学习人类语言的能力 , 那么我想问在现象学里 , 同感的形成是否必须依赖社会?还是说可以全然依靠个人的经验?
莫兰:好的 , 谢谢你的问题 。我在刚才的讲演中提到即使是舍勒也认为对于儿童来说是认同的东西对成年人而言可能是同感 , 因此在孩子和成年人之间存在一种区隔 。这也涉及到为什么我们不希望孩子在电视、电子游戏等媒介上看到一些暴力场景 , 因为我们担心小孩子可能无法区分现实和虚构 。在同感中也存在不同的阶段 , 我们会在意识层面愈加精练 , 不会一下子就被情绪淹没 。因此我们在社会上建立起一种警示即情绪、情感方面的抽离和善于区分是成熟的标志 。很多精神变态者在童年时期经历的变故会使他们丧失觉知他人情感的能力 , 因此教育和同感是紧密相连的 。在心理学领域 , 这样一个问题存在很大的争议——更多的同感是否对人更好?我想如果是一种完善形式的同感 , 那么 , 对这一问题的回答会是肯定的 , 但过分的同感也有可能导向一种极端的激情 。这也涉及到另一个问题 , 即我们应当允许多大程度的同感进入一些公共领域 , 例如对于一些罪犯我们时常会主观地认为他们是无辜的 。因此这是一个十分值得探究的、有争议的问题 。
问:莫兰教授您好 , 非常感谢您为我们作的精彩演讲 。我的问题是:是否存在一种同感的准则 , 以便帮助我们区分究竟某人是否真的拥有这种感受或者只是假装有这种感受?例如某人实际是伤心的 , 但他作出开心的模样让我以为他是开心的 , 我们如何判断此时我们是否进行了一种错误的同感?因为我们知道不同群体中有着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很容易在对他人的感受进行直接感知时出现错误 ,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他们的同感如何为他们的交互主体性提供引证?
问:教授您好 , 您刚才在谈论同感问题时提到的超越性领域使我想起克尔凯郭尔的思想 , 他区分了两个不同种类的爱 , 其中一种是优先之爱(preferential love) , 即我和另一个我之间的爱 , 例如我和一个朋友之间的感情;另一种是基督教的爱(Christian love) , 涉及我和你之间的关系 。当您提到同感的超越性 , 涉及到的是超脱出自我之外 , 所以我在想这种基督教的爱是否为同感的超越性领域提供的某种基础?
莫兰:我会把这两个问题合起来回答因为二者是有联系的 。我很高兴你在最后一个问题中提到了爱 , 这也涉及到同感的合规范性 。舍勒的很多写作都涉及到爱的本质问题 , 对他而言爱是一种高级形式的同感 , 这种情感和fellow feeling有很大不同 。舍勒认为所有的情感都和价值有关 , 胡塞尔也是这么认为的 。例如忠诚就意味着我珍视我和朋友之间的友情 , 这也是一种排外的情感 , 因为人们有可能在消极的意义上使用它 。舍勒认为爱是一种最高等级的价值评判 , 因为在爱中我们不仅理解他人的感受而且与其共享价值 , 这包括我们尊重他人为独立的个体 , 因此舍勒指出这不仅是与他人的一种“融合” , 更是尊重他人的差异性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时常希望对方爱我所是的那个人 , 而不是他/她希望我成为的那个人 。需要指出的是 , 舍勒和胡塞尔只是开启了一个表面 , 人们对与此相关的问题存有很大争议 , 比如是否能够接受单方面爱情的问题……在当代哲学中人们回归对价值和情感的讨论 , 例如纳斯鲍姆就区分了不同品质的愤怒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 , 有必要对人们与他人之间的同感关系进行价值层面的评判 , 这也涉及到刚才提到的基督教之爱这样的问题 , 即你对他人的爱是否以一种神圣的爱作为中介 , 如此一来 , 爱的关系中就出现了第三方 , 这样的一些问题的确是十分复杂的 。胡塞尔本人并没有在爱这一问题上作出很多解释 , 即使是施泰因也只是在其后期著作中作出过相关的论述 , 而她当时已然皈依了基督教 , 所以她偏离了现象学的领域进而开始研究神秘主义 。如果我们要进行真正意义上的跨文化哲学研究 , 我们就必须明白诸如佛教的同情、基督教中的爱、马克思的同志情谊等人与人之间的关联是否存在不同?存在哪些不同?这些各色的关系形式本质上是相互关联的 , 我并不认为在我们刚刚提到的经典现象学著作中能找到对这一问题的详细解答 , 但我们能够提供的是一种有益的方法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