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日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怎么理解

宋江在浔阳楼题写的“反诗”,实际上是“预言诗”,是施耐庵为七十回书之后故事埋下的大伏笔 。因而,如果仅从前七十回书来解读“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肯定不得要领 。
更不能以《征四寇》来理解宋江这两句反诗,续书早就反转了《水浒传》,书中很多伏笔都被恶意写丢了 。或者,续书作者根本就没有读懂施耐庵的原著,完全是被忠君思想蒙蔽了心智,脱离原著文本与原著思想,一通瞎写 。
那么,又当如何理解宋江这两句“反诗”呢?

“他日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怎么理解


黄巢是帝王级别的造反
山东曹州冤句黄巢,曾经写过一首反诗,叫做《不第后赋菊》,就是那首非常著名的“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
公元876年,黄巢响应王仙芝起义 。王仙芝被擒杀后,黄巢接着造大唐的反 。公元880年,黄巢攻占唐都长安,随之登基称帝,实现了自己的誓言 。
宋江是黄巢的老乡,梁山造反的级别,绝对达不到黄巢的规模 。宋江在宣和三年的时候,便被张叔夜击败,因副将被擒,被迫投降招安了 。宋江根本就没有实现自己的“预言”,算不得帝王级别的造反,黄巢可是做了皇帝的 。
“他日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怎么理解


【“他日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怎么理解】即便是施耐庵七十回书之后的故事流传至今,恐怕文本中也不能轻易解读出这两句反诗 。因为,浔阳楼上藏着造反之意的内容,都不是说的宋江,而是指的皇帝级别的人谋反 。
《水浒传》中不但读不出皇帝造反,同样看不到“他年若得报冤仇,血染浔阳江口”的场面,宋江的这句反诗,也是找不到故事支撑的 。
本回答开头就说了,宋江题写的反诗是“预言诗”,小说中的预言,都是故事的伏笔或者设置悬念的一种手法 。比如,智真长老送给鲁智深的四句偈子,从花和尚一出五台山,便开始“应验”了 。
“他日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怎么理解


智真长老说,鲁智深后来的正果之途将按照“遇林而起,遇山而富 。遇州而迁,遇江而止”以实现 。赤松林遇史进火烧瓦罐寺,就是“遇林而起” 。书中但凡是遇到“林”,不管是人或者是树林,乃至于“杨柳”这个重复的树,都是“林” 。没一次“遇林”,鲁智深都将在“汝等皆不及他”的正果之途前进一步 。
那么,宋江自己写的预言诗,又为何没有文本故事照应呢?是不是施耐庵顾头不顾尾,自己把自己设置的悬念伏笔写丢了呢?
完全不会,宋江这句“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从黄文炳出现时,就开始“应验”了 。
怎么回事呢?
“他日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怎么理解


《水浒传》中的江州指的是哪里
要解读“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这两句诗,就得先搞清楚《水浒传》中的江州究竟写的是什么地方 。
很多朋友说,施耐庵地理知识不行,写了很多错误的地名,比如,江州就是一处 。书中说,江州边上有浔阳江,城里还有浔阳楼、琵琶亭,肯定就是写的江西九江了 。
但是,九江对岸并无揭阳镇,更没有无为军,无为军是在安徽境内 。同时,还提到了张横住在了小孤山,这也是安徽境内的一处风景 。
如此乱七八糟的,施耐庵当真是地理常识成问题 。但是,即便是地理知识再差,也不至于如此混乱吧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