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正确用法 置之死地而后生

关于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战法 , 历史上有诸多成功的经典案例;但失败如街亭之战般被唠叨千年者 , 恐怕唯有马谡一人了 。那么 , 兵法中对于“置之死地而后生”战法的真实描述是什么?马谡在使用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战法时又有哪些失误?今天 , 让我们来揭开这些谜底!

从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正确用法 置之死地而后生


置之死地而后生
“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正确用法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战法出自于《孙子兵法·九地篇》 , 其原话为:
投之亡地然后存 , 陷之死地然后生 。夫众陷于害 , 然后能为胜败 。
关于这句话 , 许多人的理解为:军队陷入绝境中 , 士卒便会因求生之欲而奋勇杀敌 , 从而获得战争的胜利 。但这死地与后生之间 , 明显缺少由死到生的衔接过程 , 显然是一种片面的认识 。要正确理解置之死地而后生的的战法 , 我们要从四个方面来看:一是什么时候使用该战法;二是何为“死地”;三是如何“后生”;四是使用该战法的注意事项 。
一、使用该战法的时机提到时机 , 就则要从敌我态势上来看 。为将者 , 最忌讳让军队陷入到绝境当中 。如我强敌弱 , 则正面决战 , 稳扎稳打即有获胜之可能;如敌强我弱 , 正面决战无法获胜且又不得不出击迎战的情况下 , 只能以奇策而求速胜 。而“置之死地而后生” , 从实施策略上来讲 , 其犯兵家之大忌 , 将军队置入绝境以争取获胜之可能 , 其风险可谓高也 , 正是所谓的制胜之奇策 。同时 , 孙子兵法有云:“不可胜者 , 守也” , 其强调的是面对实力远大于我方的敌人 , 要采取防御的态势 。而一旦采取防御的态势 , 则据城而守是最好的策略 , 自然用不着自陷绝境以迎战敌人 。因此 , 一旦使用该战法 , 敌我态势必然是敌强我弱 , 且决战无可避免 。而所谓决战无可避免 , 是指我方需持进攻态势打垮敌人 。
从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正确用法 置之死地而后生


孙子兵法
二、何为死地关于何为死地 , 《孙子兵法·九地篇》中有两个相关叙述:其一是“无所往者 , 死地也”;其二是“疾战则存 , 不疾战则亡者 , 为死地” 。前者是从战场局势来讲 , 其表明的正是绝境的概念;而后者则是从战争性质来讲 , 置之死地而发生的战争必须要速战速决 。一方面是由于身处绝境 , 后勤补给必然不足 , 无法保障长期的军事斗争所决定的 ;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身处绝境 , 犹如穷寇 , 士兵的求生之欲会激发其斗志 , 但这份斗志是有时间限制的 。所谓“一鼓作气 , 再而衰 , 三而竭” , 一旦久战不胜 , 军心士气必然崩溃 。因此 , 结合以上两点 , 所谓死地 , 其准确定义应是可以速战取胜的不利局势 。同时 , 这也决定了“置之死地”必须要持进攻态势 , 而非防御 , 与第一条的观点相互验证 。
三、如何后生对于绝境中的求生之道 , 强调的是“后生”的主动性 。从 “置之死地而后生”的表述上来看 , 死地与后生存在着时间上的先后关系 , 但这种关系是基于战场情况的演变而言 , 是一种既定结果的展示 , 属于片面的认识 。真正从军事谋略的制定上来讲 , 死地与后生应同属于军事策略的一部分 , 是一种同时确定的状态 , 即确定使用置之死地的方略之时 , 便要谋划好后生的方式 。更深一步来讲 , 置之死地只是为后生服务的一种手段 , 突出的是求生的主动性 , 这也是死地可速胜的保障 。对于这一点 , 可以在韩信在井陉之战中得到验证:
选轻骑二千人 , 人持一赤帜 , 从间道萆山而望赵军 , 诫曰:“赵见我走 , 必空壁逐我 , 若疾入赵壁 , 拔赵帜 , 立汉赤帜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