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孩子越带越累?宝妈不要忽略这个细节!( 二 )


失去了“保护层”的Sara逐渐长大 , 情况并没有变好 , 她在毫无安全措施的情况下和男孩发生性行为 。 还因为好奇 , 缠着男孩给她毒品尝尝 。
而这一切 , 其实都被因担忧而又一次偷偷打开监控程序的妈妈看在了眼里 。
这时 , 护女心切的母亲与青春期叛逆的孩子终于发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 。
当Sara发现了妈妈仍一直在监控自己的事实之后 , 盛怒之下 , 她用监控的平板电脑狠狠地砸向妈妈的头 。
影片从头到尾 , 妈妈的目的都是保护女儿的安全 , 但在剧的末尾 , Sara离家出走 , 在公路上随意搭上一辆陌生人的卡车远去了 , 带着一大片的未知和危机 。
纪录片《零零后》的导演张同道吐露 , 拍片的想法来自于自己的儿子 。
那年 , 4岁的儿子跟他一起洗手 , 孩子一碰到水就说烫 。
“我刚洗完 , 怎么会烫呢?”
后来他才意识到:自己的手历经沧桑四十年 , 皮糙肉厚 , 但是儿子的手很嫩 。 同样的手 , 不同的人 , 对外界温度的感受自然不一样 。
他说:对待孩子 , 不能凭经验去干预 。
家长 , 在育儿时 , 累就累在凭自己的经验去干预孩子 。 最明显莫过于 , 近年流行的“有一种饿 , 是妈妈觉得我饿;有一种冷 , 是妈妈觉得我冷;有一种错 , 是妈妈觉得我错 。 ”
池田大作说过:父母可以有自己的理想 , 但干涉孩子各自的理想 , 就等于不承认孩子的人格 。 青少年不良行为的种子 , 最初就是从这里萌芽的 。
妈妈们常常会请教我 , 怎样可以育儿不累?
莲子四年级 , 早上6:30准时起床 , 然后热牛奶 , 煮鸡蛋 , 蒸馒头 , 背着书包去上学 。
假期帮忙做家务 , 陪弟弟 。
妈妈们可能会说:我有这样一个女儿 , 我也不会觉得累啊 , 因为太懂事 , 太让妈妈省心了 。
莲子妈的诀窍不过是 , 莲子有权自己决定自己的事情 , 安排自己的时间 。
和两孩子相处 , 非常在意的就是保留边界感——分清什么是你的 , 什么是我的;什么该管 , 什么不该管 , 而彼此只需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
这就是育儿不累的第一步 。 有了好的第一步 , 才会有好的更多步 。
很多妈妈带孩子累 , 就因为每一天 , 每一个小时 , 每一分钟 , 甚至每一秒 , 都像直升机一样盘旋在子女生活的上空——监视、干涉、制止、保护 。
身边很多“为你好”的父母 , 育儿累就累在 , 忽视孩子和自己之间都是独立的个体存在——认为只要出发点是好的 , 就可以利用自己的职权去干扰孩子的生活、工作、学习 。
就像朋友给女儿买鞋 , 尊重女儿的喜好 , 就能开开心心的出门 , 再开开心心的回家 , 后面的所有不愉快 , 都能避免 。
家长对于孩子的关爱和照顾是本能 , 但每一个孩子长大的过程都一定伴随着独立和放手 。
妈妈不干涉 , 很快就能发现孩子 , 其实是拥有成长价值信念的 。
要知道 , 八个月的孩子 , 手上沾到了排泄物 , 他是不会嫌脏的 , 甚至觉得这是一种好东西 , 而且好到可以吃掉它 , 不经意还会抹到小床上、衣服上 , 自己的身上 。
和八个月的孩子讲道理 , 先倒下的肯定是你 。
这种事放到三岁 , 或者三岁以后 , 不用你讲 , 他自己心里清楚该怎么做 。
孩子的价值信念是慢慢成长起来的 , 同样的事 , 孩子在不同的时段 , 有不同的看法 。
身为人母 , 虽然亲眼见到这些事情发生 , 也参与了其中 , 但能遵循这个自然发展的过程 , 不强加自己的是非观念给小孩 , 给孩子空间、时间 , 发现孩子的成长秘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