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下肢深静脉血栓? 下肢深静脉血栓

下肢深静脉血栓(什么是下肢深静脉血栓?)
什么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血液在深静脉内不正常凝结形成血栓而引起的静脉回流障碍性病症,常发生于下肢,称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简称为下肢深静脉血栓 。血栓脱落可引起肺栓塞(PE) 。DVT和PE合称为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是同种疾病在不同阶段的表现形式 。
深静脉血栓发病率呈逐渐上升趋势,PE是猝死的主要原因之一,约占院内死亡的10% 。

什么是下肢深静脉血栓? 下肢深静脉血栓


类型根据发病时间的不同,可分为急性期、亚急性期和慢性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
1、急性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发病14天以内 。
2、亚急性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发病在15-30天 。
3、慢性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发病已超过30天 。
病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多见于接受大手术的患者、严重创伤患者、长期卧床患者、肢体制动患者及恶性肿瘤患者--血流缓慢、血管内皮损伤、血液高凝是血栓形成的三大机理 。
(一)基本病因
1、静脉血流滞缓
是诱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最主要机理,以左侧下肢多见 。
2、静脉壁损伤
常见的损伤因素包括:
(1)静脉内注射各种刺激性溶液和高渗溶液,导致静脉炎和静脉血栓形成 。
(2)静脉局部挫伤、撕裂伤、骨折碎片创伤 。
(3)股骨颈骨折损伤股总静脉,盆骨骨折和盆腔手术损伤髂静脉或分支,均可并发髂骨静脉血栓形成 。
3、血液高凝状态
各种大型手术是引起血液高凝状态的最常见原因 。烧伤或者严重脱水、长期口服避孕药、大剂量使用止血药和脱水剂,也可增加血液的凝固性 。
此外,蛋白C、蛋白S、抗凝血酶缺乏等先天性疾病亦是引起血液高凝的重要因素 。
(二)诱发因素
包括创伤、骨折、长期卧床、高龄、中心静脉置管、下肢静脉功能不全、吸烟、妊娠/产后、肾病综合征、血液高凝状态、血小板异常、手术、口服避孕药、恶性肿瘤、化疗、肥胖、糖尿病、心肺功能衰竭、脑卒中、脊髓损伤、长时间乘坐交通工具、久坐不动等,都可能诱发深静脉血栓形成 。
什么是下肢深静脉血栓? 下肢深静脉血栓


症状与表现患者典型的发病急性期表现是突发性单侧肢体肿胀,以左下肢最常见 。
(一)患肢肿胀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最常见的症状是患肢突发肿胀,在急性期时,皮肤颜色可发红,皮肤温度比健侧肢体偏高 。如果肿胀严重,皮肤可成青紫色、花斑样,部分可出现张力性水疱 。发病1~2周后,患肢可代偿性出现浅静脉显露或扩张 。
血栓部位及范围不同,肢体肿胀部位也有差异:
1、髂股静脉血栓形成:整个患肢肿胀明显 。
2、小腿静脉丛血栓形成:肿胀仅局限在小腿部位 。
3、下腔静脉血栓形成:双下肢均出现肿胀 。
4、血栓起始于髂股静脉:早期即可出现大腿肿胀 。
5、血栓起始于小腿静脉丛,逐渐衍生至髂股静脉:先出现小腿肿,再累及大腿 。
肿胀在发病后的24~72小时内最严重,之后会逐渐消退,患肢的周径逐步缩小,但在局限性血栓早期完全清除之前,不会恢复正常 。
(二)疼痛、压痛和发热
发生病变肢体出现疼痛与压痛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典型症状 。
1、持续性疼痛:静脉内的血栓可以引起炎症反应,造成患肢局部发生持续性的疼痛;
2、胀痛:产生的血栓将静脉堵塞,下肢静脉回流受阻碍,患侧肢体发生胀痛,患者站立时疼痛会加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