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忽略老年性耳聋
我们的耳朵里有个形似蜗牛壳的器官叫耳蜗 , 它是声音的感受器 。 耳蜗里有很多毛细胞 , 随着年龄的增长 , 这些毛细胞会像泡泡一样逐渐破碎 , 且无法修复 , 从而导致老年性耳聋的发生 。 下面跟随了解一下吧!

两千多年前 , 《黄帝内经》即提出“年五十 , 体重 , 耳目不聪明矣” 。 老年人听力下降是由于年龄增长 , 听觉系统老化 。 导致老年聋的病因除衰老外 , 还包括噪声、耳毒性药物、过度用药以及其他疾患等 。
老年聋常表现为:听力下降(耳背);听力渐进性下降 , 或由于重病、麻醉等原因听力突然下降;能听见声音 , 但不知道在说什么;辨别方向的能力下降;60% 的耳背老人还伴有耳鸣 。 日常生活中 , 老年人的听力问题常常被本人及亲属忽略 。 大部分老人认为 , 年纪大了听不见是常事 , 耳背也不算大毛病 , 花钱治疗不合算 , 不如把钱留给儿女 。
其实 , 当别人大声讲话时 , 您虽然觉得能听见 , 但讲话的人往往要非常大嗓门 , 一天下来累得够呛 。 若因为耳背导致交流障碍 , 还会诱发心理问题 , 如感到沮丧、孤独等 。 听力下降若听之任之 , 大脑会退化得很快 。 交流少了 , 事都闷在心里 , 时间长了 , 人会反应迟钝 , 变得木讷 。 已有研究表明 , 老年耳聋患者比听力正常老人的认知能力下降明显 , 甚至出现老年性痴呆 。

【莫忽略老年性耳聋】老年聋能不能治好?其实 , 目前尚未发现有治愈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突发性除外)的良方 。 但现代科技康复手段 , 如使用助听器 , 可以减缓听力老化的过程 , 使绝大多数听障老年人顺畅地与人交流 。 但这一切的前提是: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早康复 。
很多老人听力下降后 , 非等到什么都听不清时才选择助听器 。 殊不知 , 长时间听不清声音 , 不与人交流 , 大脑会越来越迟钝 。 等到年纪越来越大 , 即便是最好的助听器也不能唤醒迟钝的大脑了 。
建议当听力下降超过40分贝时 , 就该选配助听器 。 欧美国家80%的高档助听器和耳蜗植入都用在老人身上 , 我国则80%用于儿童 , 而我国老年聋的比例和他们是一样的 。 大部分老人宁愿砸锅卖铁给孙子辈做一个人工耳蜗 , 也不愿意花钱给自己配一个助听器 。 还有老人认为 , 带上助听器就是向别人宣示自己耳朵不好 , 很丢面子 。 其实 , 听力不好和其他疾患一样 , 只是我们身体的某一部分出了点问题 , 没有什么丢人之处 , 与其隐瞒 , 不如坦然承认 。 老人们应改变观念 , 戴助听器并非凸显自身有缺陷 , 反而体现了生活质量的提高 。 老人应该在助听器的帮助下更好地进行交流 , 保持乐观的心态、活跃的思维 。
临床中 , 常有耳背老人在选配助听器前存有疑惑 , 有的从身边朋友处了解到助听器戴上后有很大噪声 , 听人说话听不清 , 对助听器表示抗拒;有的是儿女或老伴实在忍受不了天天对着患者叫喊 , 最后“押”着患者来选配助听器 。 我以自己几十年的从医经历告诉您 , 助听器有噪声主要是使用和调试的问题 , 可以和医生一起把这些问题解决 。

老年性聋多为自然衰老过程 , 但也与许多外界因素有关 , 日常生活应注意以下几点 。
防噪音 。 经常用手机听音乐、新闻的老人 , 应掌握“60~60~60”原则 , 即音量不超过最大音的60% , 连续听的时间不超过60分钟 , 外界声音最好不超过60分贝 。
推荐阅读
- 为什么QQ莫名其妙授权其他软件?
- 莫干山风景区在哪里
- 干将莫邪在哪个博物馆
- 如何预防老年性阴道炎
- 赶路已有清风伴,莫叹岁月不饶人什么意思
- 莫子山公园在哪
- 身体这些部位疼痛别忽略!
- 这些低血糖症状你都忽略了么
- 痔疮的明显症状你忽略了吗?教你如何缓解便秘
- 石英硬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