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制作出“扛造”的超薄柔性OLED


科学家制作出“扛造”的超薄柔性OLED



在12月7日发表于《自然—通讯》的一项研究中, 来自英国和德国的研究者展示了一种高效稳定的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 其总厚度约为12微米, 可以完全浸泡在水或细胞营养介质中数周而不会发生实质性降解 。
近年来, 人们对柔性显示器、可穿戴设备和生物植入物越来越感兴趣, 但能够无缝集成并用于这些设备的超薄、高柔性发光的器件仍然缺乏 。
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具有微米级厚度和特殊的柔韧性, 但这种超薄器件在空气甚至水环境下都无法稳定运行, 在空气中的使用寿命通常只有几十小时 。
为了防止器件快速降解, Malte C. Gather等人将OLED活性层嵌在一种封装薄膜屏障之间, 这种屏障由聚丙烯腈-丙烯和金属氧化物的交替层形成 。 由于不需要衬底, 这种方法使设备总厚度约为12微米——类似于典型食品包装的保鲜膜厚度 。
【科学家制作出“扛造”的超薄柔性OLED】这种像三明治一样的结构确保了器件的活动层, 能抵抗空气、水、各种溶剂和活性气体等离子体 。 受到这种屏障保护的OLED在环境空气中放置超过70天后性能不会下降, 在水和细胞培养液中至少可以稳定放置两周 。 并且可以承受重复折叠, 例如弯曲半径为1.5毫米时可循环5000次 。
这为OLED的反复弯曲和广泛的后处理提供了稳定性, 例如通过活性气体等离子体、有机溶剂和光刻 。 这种前所未有的坚固性为超薄OLED的使用开辟了广泛的新可能性 。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0-20016-3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