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态电池:“替补”何时成“主力”( 三 )

除了固态电解质材料 , 为了兼顾高能量密度、高安全、长寿命等综合性能 , 固态电池还需要匹配高比能的正负极材料 , 如高镍三元正极、纳米硅碳负极、锂碳复合负极材料等 , “这些高比能正负极材料的引入也为固态电池带来了一系列的挑战 , 仍需要不断提出综合优化的解决方案 。 ”李泓表示 。
此外 , 新技术和新工艺的导入会对固态电池的生产制造工艺提出更高的要求 , 需要引入数值模拟仿真技术和数字化智能制造技术克服工程放大和生产制造过程中的难题 , 实现精准可知可控可追溯 。
对于未来固态电池的研发 , 李泓提出六点建议:“一是以应用和市场需求为导向 , 完善材料和性能评价体系 , 持续进行基础研究的积累;二是重视技术路线选择和工艺开发;三是重视电芯设计和工艺验证;四是重视材料本身的放大 , 打通关键材料的供应链;五是重视智能装备开发和设备自动化;六是建立标准化生产制造体系 , 建立和完善固态电池相关标准 , 逐步从混合固液锂离子电池向全固态金属锂电池发展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