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基因组“垃圾DNA”的真相( 二 )


她所在的团队致力于水稻及其近缘野生种的种质资源收集和研究工作 , 一直以来 , 积累了丰富的水稻及其近缘野生种的研究材料 。
他们首先对水稻及其近缘野生种进行了全链特异性转录组测序 , 鉴定了3363个长链非编码RNA 。 结合多组学深入分析表明 , 下调的长链非编码RNA受到人工选择 , 并与碳固定和碳水化合物代谢相关 。
研究人员又进一步利用转基因实验和群体遗传分析证实 , 长链非编码RNA表达水平的差异直接导致了水稻驯化过程中多个籽粒性状的变异 。
性状变异研究的新思路
“这项研究首次从全基因组水平对水稻及其祖先种的长链非编码RNA结构、表达模式、分子机制和进化历史进行深入研究 , 揭示了长链非编码RNA调控水稻重要农艺性状变异的分子机制 , 为水稻农艺性状变异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 可为水稻全基因组设计育种提供路线图 , 对水稻遗传改良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该论文通讯作者、农科院作科所研究员杨庆文说 。
张学勇是作科所小麦基因资源课题组研究员 , 他认为 , 郑晓明等人发现了长链非编码RNA对于水稻生长全过程的调控作用 , 这具有很强的创新性 。
“这给今后人为控制DNA转录量 , 进而改变性状提供了一种可能性 。 比如 , 对于患有糖尿病、尿毒症等疾病的人来说 , 如果能降低水稻中的淀粉含量 , 就不必禁食大米 。 ”张学勇说 , “同时 , 这项研究也给做其他谷物研究的人提供了一个新视角 。 既然在水稻中有这样的调控系统 , 那在小麦、玉米、高粱等作物中 , 会不会也存在呢?这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