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年,人类肝脏蛋白质组计划干了哪些事儿


14年,人类肝脏蛋白质组计划干了哪些事儿



全球每年约有70万例左右的新发肝癌病人 , 其中35万例以上在中国 。 中国是肝病大国 , 同时也是肝癌大国 。 一直以来 , 人类和肝病的斗争不曾停歇 。
“得了肝癌不可怕 , 怕的是其复发转移 , 要抑制肿瘤的复发和转移 , 需要对其表达的标志蛋白分子进行监测和预警 。 如果执行肝脏基本代谢及解毒功能的蛋白质表达量降低 , 而与肿瘤侵袭迁移相关蛋白质分子群的表达量增高 , 预示着患者预后较差 , 是术后的重点监测对象 。 ”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研究员姜颖说 , 在完成计划“两谱、两图、三库”的科学目标后 , 研究团队正在做的是对肝癌等疾病进行蛋白质组分子分型和个性化临床诊疗及干预方案的制定 。
而姜颖所说的“计划” , 是始于2004年由我国领衔主导的 , 美、英、法等17个国家顶尖科学家团队参与的“国际人类肝脏蛋白质组计划” 。 上述研究成果 , 近日将以论文形式刊发于国际知名期刊 。
在10月27—29日召开的2018世界生命科学大会上 , 国际人类肝脏蛋白质组计划亮相中国生命科学领域重大成果展示区 。 计划目前进展如何?我国又为何能牵头实施这一生命科学领域的国际大科学计划?科技日报采访人员就此展开采访 。
解密基因组 , 绕不开蛋白质组
说到蛋白质组计划 , 就不得不提到人类基因组 。 2003年 , 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 , 人类基因的注释与确认成为生命科学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 。
“基因组和蛋白质组的关系 , 好比词典与文章、元素表与化工厂的关系 。 ”时任国际人类蛋白质组计划执委、中科院院士贺福初说 , 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执行者 , 想要解密基因组 , 必须先系统认识蛋白质组 。
2002年 , 师从著名遗传学家谈家桢的贺福初院士率先提出人类肝脏蛋白质组计划 , 并提出建立蛋白质组“两谱、两图、三库”的科学目标 , 得到了国际同行的广泛响应 。
“我国牵头的国际人类肝脏蛋白质组计划 , 作为国际人类蛋白质组计划的首批计划之一被优先启动 , 美国牵头的是人类血浆蛋白质组计划 。 ”姜颖自2003年博士毕业后就投身人类肝脏蛋白质组计划 , 如今已是团队核心人物 。 她说 , 人类基因组计划是以染色体进行国际分工 , 人类蛋白质组计划则以人体的组织器官进行划分 。
之所以我国科学家将人类蛋白质组计划首个目标聚焦于肝脏 , 是因为中国有1.5亿以上的肝炎病毒携带者 , 每年死于病毒性肝炎及与病毒性肝炎相关的肝纤维化、肝硬化和肝癌的人数占世界总数半数以上 , 每年医疗费用逾千亿元(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以上) , 控制肝病的发生发展和提高肝病患者的生活质量迫在眉睫 。
该计划通过对肝脏蛋白质全景式、高通量和规模化的研究 , 解析肝脏蛋白质在生理、病理过程中的功能意义 , 发现一批肝脏疾病的新型诊断标志物、药物作用靶标和创新药物 , 为全面提高疾病预防诊治水平、降低医疗费用提供有效手段 。
从1%跨越到30% , 从参与走向引领
作为开发疾病预防诊治药物和技术的直接靶体库 , 人类蛋白质组已成国际生物科技研发的战略制高点 。 国家自然基金委、科技部“863”“973”计划以及《国家中长期科技规划纲要》中 , 都对蛋白质组学研究予以持续支持 。
值得关注的是 , 在国际人类肝脏蛋白质组计划中 , 中国承担其中30%的工作量 。 而此前 , 中国参与由美国领导的人类基因组计划 , 仅承担其中1%的工作任务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