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字的异体写法

【看字的异体写法】中国书法艺术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艺术瑰宝 。是以汉字为基础,用毛筆书写,经过漫长的演变过程,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 。它不仅能把人们的心理活动,意识思维,语言,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同时经过艺术加工,又成为供人观赏的艺术品 。因之在笔法,字体结构,章法,都有严格要求 。一幅成功的书法作品,从文字内容,书体,笔墨运作技巧,到落款都有固定的格式 。至于可否用异体字,首先要明确何谓异体?在有些书法作品中发现有的字和平常写法不同,其中有些字是古文字,由于长期放弃不用,有些书法家偶尔写在作品里,叫人不认识,把它说成异体字 。有些字是历代著名书法家有意编造的,常期延用下来,受到后人的认可,其发音,含义没变,只是写法不同 。有些字是采用甲骨文,金文,大小篆字的笔划造型 。还有的是出于书写的需要,比如一幅作品有相同的字,刻意采用不同的字形写法,避免雷同,更有新意 。同时也是书法约定成俗的要求和规律 。象这类所谓异体字,我主张可以用 。但不能自己随便臆造,让观赏的人不认识 。这样容易冲淡书法艺术本身形成的历史文化底蕴 。有些人为了追求形势超常,刻意把字形写得怪异无常,反而失去内涵之美 。既不严肅,又不可取 。我还认为,书法应一律用繁体字书写为好,因为繁体字已有篆,隶,大小草固定写法,可随机选用,巧妙搭配,加上笔墨浓淡润枯,巧拙结合,使作品维妙维肖,传神入化 。简体字就没有这些优势 。更不可繁简混用 。否则从习惯上感到别扭,不协调 。当然书法也要推陈求新,不能永远一成不变 。有人采用拟人化手法,把笔画字形写成人和动物形象,如书法家武中奇把“龍”字,写成传说中龍的形象,首笔画象龙首,最后一笔象龙尾 。又如刘啟功大师用乌虫的形象组成字样 。让人看了为之一惊,颇有创意感 。但此类只能供人消遣,不能入大雅之堂 。我认为这种写法只能是书法中的一枝奇葩,可谓“存之无味,弃之可惜",不宜提倡 。至此不赘,由于笔者知识浅陋,文筆不畅,不当处望阅者指教 。最后愿中国书法艺术在文艺方针的框架内,在国家书协的领导下,存精去粕,使其日臻完善,崭放出奇光异彩,供世人观赏之 。
对于异体字,由于历史上的文字演变,古代文献中有许多异体字,所以许多书法家在临写古人作品时,都会遇到 。异体字又分许多种,有的字,在古代是一种偏旁,到了近代,又换了一种偏旁 。如“托”,古代写成“託”,用了“言”字旁 。如简化字“总”,我们阅读的古代书籍写成繁体字“總”,而许多古人把它写成“搃” 。而有的异体字和原来的字没有字形上的联系,但是却在行文时经常有人使用,如“汇”字,古代的繁体字为“滙”字,而异体字又有“彙”字……小编认为,对于异体字,我们在创作书法作品时,可以写,也可以不写 。但是,严格来说,还是不写异体字为好 。因为我们写字,的目的是为了和别人进行交流,而不写异体字,就是为了避免认知上的麻烦 。当然了,书法家在日复一日的临帖时,对某些异体字,已经写的浸入脑海中,所以如果在书法家创作的作品中出现异体字也很正常,譬如一幅近一百字的诗词,如岳飞的满江红,当创作结束时发现了一个异体字,也没有必要在辛辛苦苦再重新写一遍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