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中国的三伏天是怎么来的为什么三伏天就是最热的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中国的三伏天是怎么来的为什么三伏天就是最热的】三伏天,是出现在小暑与处暑之间,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 。“三伏天”的“伏”就是指“伏邪”,即所谓的“六邪”中的暑邪 。
三伏天出现在小暑和处暑之中,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 。所谓的“伏天儿”,就是指农历“三伏天”,即一年当中最热的一段时间 。可以这样理解:“伏”就是天气太热了,宜伏不宜动 。但是三伏天之所以称之为“伏”,是因为也有不少寒冷因素在内 。三伏是中原地区在一年中最热的三、四十天,三伏是按农历计算的,大约处在阳历的7月中下旬至8月中下旬 。
每年入伏的时间不固定,中伏的长短也不相同,需要查历书计算,简单地可以用“夏至三庚”这4字口诀来表示入伏的日期,即从夏至后第3个“庚”日算起,初伏为10天,中伏为10天或20天,末伏为10天 。我国古代流行“干支纪日法”,用10个天干与12个地支相配而成的60组不同的名称来记日子,循环使用 。每逢有庚字的日子叫庚日 。庚日的“庚”字是“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10个天干中的第7个字,庚日每10天重复一次 。从夏至开始,依照干支纪日的排列,第3个庚日为初伏,第4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1个庚日为末伏 。当夏至与立秋之间出现4个庚日时中伏为10天,出现5个庚日则为20天 。看来,庚日出现的早晚将影响中伏的长短,所以,出现了有些年份伏天30天,有些年份伏天40天的情况 。
三伏,作为一个特定的时间段,其起源可追溯到战国时期 。它的计算和含义,体现了我国古代深邃的哲学思想 。针对三伏期间炎热的天气,古人们也总结了一系列的消暑降温的做法,包括伏茶、伏羊等,这些做法体现了先民中正平和,顺其自然的生活智慧 。

三伏,作为一个特定的时间段,在咱们国家有很长的历史了 。最早的记载是在《史记》里,太史公记录有“秦德公二年初伏”的文字,可见在战国时期就有三伏,也就是初伏、中伏、末伏的说法了 。三伏的时间呢,一般是从夏至往后算,第三个庚日入伏,然后第四个庚日中伏,再到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进入末伏 。算起来初伏10天,中伏一般20天,但也有10天的,末伏10天 。

说到这个庚日呢,就得讲讲咱们古人用天干地支来计时的方法了,包括干支纪年、纪月和纪日,这里咱们单讲纪日 。天干地支呢,是源自古人对天象的观测产生的一种思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称为十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称为十二地支 。咱们古人讲究阴阳相合,所以这天干地支呢,又分成阳干、阴干,阳支、阴支,其中:甲、丙、戊、庚、壬为阳干,乙、丁、己、辛、癸为阴干;子、寅、辰、午、申、戌为阳支,丑、卯、巳、未、酉、亥为阴支 。排列上都是一阳一阴交替,体现了阴阳相合的思想 。

那么有了干支,在具体纪日的时候呢,就用干支交替搭配来表示时间 。具体的做法呢就是用阳干配阳支,阴干配阴支,各30组,一共加起来正好是60天 。咱们可以看看下面这个图,这其中以天干“庚”字开头的,就叫做“庚日”: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中国的三伏天是怎么来的为什么三伏天就是最热的


所以呢,两个庚日之间正好隔着10天 。
有人说伏是指“伏邪”,即“风、寒、暑、湿、燥、火”这些不好的东西,也有人说是“阴气藏于阳气之下”,这些说法可能有一定的来源,但都不准确 。这个“伏”字的含义,实际上是“伏藏”的意思 。至于为啥要伏藏起来,就得从咱们传统的五行理论来解释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