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有楷书这种说法吗楷书这个说法是什么时候才固定下来的

楷书是从隶书发展演变而来的 。隶书在发展演变过程中,一支从便捷简约出发,发展成为章草,另一支加大了笔画的力度,发展成为楷书,是汉字主要书体之一 。
楷书产生于汉末,魏晋是最重要的形成期 。在这个时期,三国时的钟繇和晋王義之产生了重大影响 。他们集古隶之方正,汉隶之遒美,章草之简捷,使楷书不断完美,开创了端庄工整的楷书体,揭开了书法史新的一页 。这个时期人们将楷书叫做"真书",即正宗的书体 。
唐代是楷书发展的鼎盛时期 。唐代的楷书集魏晋南北朝楷法于一体,形成了字体严肃端庄,笔画平稳凝重,结构严谨,法度森严的风貌,成为后人一直临习的典范 。那时人们把楷书称为"正书"或“正楷” 。“楷",即楷模、典范之意 。明清之际,人们逐渐将“正楷"中的正字省略,称为楷书 。


唐代有楷书这种说法吗楷书这个说法是什么时候才固定下来的


唐代有楷书这种说法吗?楷书这个说法是什么时候才固定下来的?
可以肯定的说,楷书一词在唐代早已存在 。它的词意和今天的词意是有区别的 。

唐代有楷书这种说法吗楷书这个说法是什么时候才固定下来的




楷书这个词在唐代即有 。唐代书法理论家张怀瓘《书断》八分章里,记述楷书原指的是八分 。
在秦始皇时期,产生了几种书体 。小篆,八分,隶书,都是在这个时期先后出现 。小篆是作为全国统一的文字 。使繁琐的大篆在书写时趋于便捷 。八分为秦羽人上谷王次仲初创 。王愔说:“次仲始以古书方广,少波势,建初中,以隶草作楷法,字方八分,言有模楷” 。这是记录于《书断》中的一段话 。

唐代有楷书这种说法吗楷书这个说法是什么时候才固定下来的




随后又有一段描述:
小篆古形犹存其半,八分已减小篆之半,隶又减八分之半,然可云子似父,不可云父似子 。故知隶不能生八分矣 。本谓之楷书,楷者法也,式也,模也 。
这是《书断》中的原文 。在隶书、八分、楷书三种书体中,我们现在的人对八分的概念十分模糊 。再加上唐代的书法论述中,真、隶不分 。孙过庭《书谱》中,一会真书,一会隶书,实际就只是指的楷书 。并不是如现代这样楷书、隶书有十分明确的区别 。对于唐代的这种称谓,于他们而言,不会有任何障碍 。却给后世人的学习制造了不小的麻烦 。

唐代有楷书这种说法吗楷书这个说法是什么时候才固定下来的




李世民在撰写《王羲之传记》中,说王羲之“善隶书,为古今之冠” 。有谁见过王羲之的隶书?不但现代人没有,古人也没有 。古人对唐代的隶书也挠头 。唐代实际上把隶书和楷书是归为正书一种书体的 。波磔小而钩角隐,近于篆书的,是隶书,波磔大而钩角显,近八分的为楷书 。

唐代有楷书这种说法吗楷书这个说法是什么时候才固定下来的




古人对楷书的概念,张怀璀《书断》中已经明确说明 。楷,即是法、式、模 。不是单独指为一种书体 。而是能够为楷模的字,便称为“楷书” 。王次仲的八分,可以为楷,张芝的草书,可以为楷,刘德行所造行书,可以为楷 。所有的法书法帖都可以为楷 。
楷书作为书体名称确立的时间,应该始于宋代 。有明确概念的时间,应该是现代才有的特定书体 。

唐代有楷书这种说法吗楷书这个说法是什么时候才固定下来的


有,而且早在唐代以前,这个说法就有了 。
楷书这个词,从名字上看,相当于“规范字体”,所以在唐以前,楷书亦兼指八分书与隶书 。但是,指汉末继有波势挑法的八分书而出现了这种新书体,成为了新的压倒性的规范字体 。所以,六朝以来,人们又把这种字体称为真书、正书(真书、正书,意思和“规范字体”也非常接近)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