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尚头上6个点和9个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和尚头上要有6或9个点?

1、为什么和尚头上要有6或9个点?烧戒疤的习俗,据说起源于元代 。元代初年,有一位志德和尚(1235―1322年)曾受到元朝皇帝世祖忽必烈的尊重 。他传戒时,规定受戒者每人燃香于头项,受沙弥戒的燃三柱香 , 受比丘戒的燃十二柱香,作为终身之誓 。这样一个小小的发明,后来居然悄悄地流传开来,并且世代传袭下来 。这当然是一种残害身体的陋习,是汉地佛教文化的小小的土特产 。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到汉地佛教文化圈的一点特色,简单地说,就是佛教发展到后期,“大众信仰”比极少数思想家(佛学家)所构成的“精英文化”拥有强大得多的能量 。发明烧香疤(俗称“烫香洞”)的元僧志德根本算不得一个佛学家 , 但他的这个小发明,流传之广和深远却是慧能以后任何著名高僧的学说所不能比拟的 。
和尚的戒疤就好是一种身份地位的象徵 。就是等级的表示 。刚剃渡的小和尚在经过几个月的新生训练后,会参加一个简单的小测验,测验及格后,庙里的老和尚会用线香帮他们点上僧侣生涯的第一颗戒疤,称之为"清心" 。然后在接下来的一、两年内,如果表现良好,例如看锁码频道不再流口水或是默写金刚经时不再要左顾右盼,则有资格得到第二个戒疤:"乐福" 。
一般而言 , 如果顺利的话,庙里一些年长的老和尚大多可以拥有五、六个疤;而像少林寺、清真观或龙发堂等重要寺庙的住持,则可能是有八或九个戒疤的[高级和尚]或是[特级和尚] 。然而这第十个疤却不是一般和尚所能拥有的,除了达摩祖师、六祖禅师以外,十个疤的[上帝级和尚]不超过五个 。不光是头上有,身有也可以有,比如说:手臂 。
补充:除汉族外,其他民族僧人都没有烧戒疤的规矩 。这可能与《梵网经菩萨戒本》燃身供养之说有关 。唐朝已有炼顶以艾燃顶的习俗,这个习俗形成普遍的制度,据说是在元代 。当时异族统治者想借以识别真假,防止抗拒法令的人民逃到僧众里面去 。
1983年12月,中国佛教协会理事扩大会议作出了《关于汉族佛教寺庙剃度传戒问题的决议》 。该决议中说:受戒时在受戒人头顶烧戒疤的做法“并非佛教原有的仪制,因有损身体健康,今后一律废止” 。从此以后,新受戒的汉族僧人,头顶上再也不会有戒疤了 。
和尚头顶的点的来历
这个和政治有关系
满清入关之后 有这样的制度 男投 女不投 俗投 僧不投
大家可以从结婚看的出来 女子的嫁衣裳 是宽袍大袖的
和尚的头上烧戒疤 也是与我们俗人的一种区别 一目了然
6个点代表奉行六波罗密,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 。一个人要成就佛果一定要行六波罗密,所以点戒疤来象征奉行这种奉献的菩萨精神 。
和尚队伍分工很细致,有人种地,有人做饭,肯定有人专司理发的 。

和尚头上6个点和9个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和尚头上要有6或9个点?


2、和尚头上应该点几个点?为什么有6个,也有9个的?和尚的戒疤就好是一种身份地位的象徵 。就是等级的表示 。
戒疤个数代表不同的含义,三,代表三学:戒、定、慧;六,代表六波罗蜜: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九,代表九品:指修习净土法门,上、中、下三根皆得往生,依此三根分为九品 。
拓展资料:
元代初年,有一位志德和尚(1235―1322年)曾受到元朝皇帝世祖忽必烈的尊重 。他在天禧寺主持传戒时,规定受戒的人部必须用香火灼烧头顶和手指,以显示虔诚信佛的决心 。这就是中国汉地僧人受戒时烧戒疤的开始 。
其实,佛教是不兴烧戒疤的,佛教的戒律中,并没有在受教人头顶上烧戒疤的规定 。因此,除了汉地的和尚以外,世界各国和中国少数民族的和尚是看不到戒疤的;即使是中国汉族出家人,凡是在宋朝以前受戒的,头顶上也不会出现戒疤 。
百度百科-戒疤
一般和尚头上的点有一、二、三、六、九、十二几种 。数目的多少在各寺院所代表的意义是不同的 。入寺以后,和尚是需要学习的,经过学习 , 分析考试成绩才可以点戒疤 。一般而言 , 庙里一些年长的老和尚大多可以拥有五六个戒疤;而像少林寺等重要寺庙的住持 , 则有八或九个戒疤的“高级和尚”或是“特级和尚” 。而第十个戒疤却不是一般和尚所能拥有的 , 除了达摩祖师、六祖禅师以外 。
拓展资料:
烧戒疤俗称烫香洞,是元代僧人的一种习俗,唐、宋时尚无此例 。据说当时有位志德和尚受到世祖的尊祟,当他传戒时,规定受戒者都必须执顶香,作为终身之誉 。这种做法来自印度婆罗门教,以肉体的受苦来表达内心的诚笃 , 与佛教教义无关,只是后人盲目传承 , 已成习惯 , 影响至今 。
参考资料:网页链接
凡是出家当和尚或尼姑的人都要剃光头发,这在佛教中叫做剃度 。
佛门除了剃度仪式外,还有“清心”仪式 。即入寺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成绩优秀者,老和尚会用线香为他们点上僧侣生涯的第一颗戒疤,称之为“清心” 。然后在接下来的一两年内,如果表现良好 , 则有资格得到第二个戒疤,名为“乐福” 。
一般而言,如果顺利的话,庙里一些年长的老和尚大多可以拥有五六个戒疤;而像少林寺等重要寺庙的住持,则有八或九个戒疤的“高级和尚”或是“特级和尚” 。而第十个戒疤却不是一般和尚所能拥有的,除了达摩祖师、六祖禅师以外 。在中国十个戒疤的“首席和尚”不超过五个 。
那是受戒的香疤 , 名叫:k顶 , 汉传佛教的比丘与比丘尼等在受三坛大戒时,要行k顶(俗称“烧香疤”)的仪式 。(个数各地有所不同) 。这个仪式始于元代,只在汉传佛教有,藏传佛教和南传佛教以及其他国家都很少有这种做法 。
1983年12月中国佛教协会决议废除k顶,因此今天的佛教已基本无此做法了 , 只有少数地方少数出家人还有自愿点香疤的 。
9个
和尚头上6个点和9个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和尚头上要有6或9个点?


3、为什么和尚要剃光头 那9个点代表什么意思可能很多人都会好奇,佛教的和尚为什么会剃头?剃头也就算了,有的和尚在头顶上还要刻上几个点点,这几个点点又代表了什么意思呢?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关于和尚的那些事 。
天气炎热的时候 , 有人就喜欢剃个光头,图个清爽凉快 。古代剃光头可不是这么随意的事情,甚至要冒不敬的罪名 。古人把头发看得很重要,认为头发是从父母那里得到的 , 所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能随意损伤,必须保护好,否则就是对父母的不敬 。那么古代和尚要剃光头 , 是不是因为他们怕热而不敬父母呢?
中国佛教源于印度,而印度佛教刚刚兴起之时,要求教徒剃光头 。有人便认为僧侣剃头修行与印度地处赤道附近,天气异常炙热有关 。其实这种说法并没有道理,印度和尚剃头并非因为怕热,而是与佛教教义有关 。
佛教认为,头发代表着世人心中的烦恼和欲望,虚荣和感情 , 我们常说的“三千烦恼丝”也是这样的意思 。把头发剃掉,就是把烦恼去掉,去掉一切的私心杂念,具有脱离凡尘的意思 。所以 , 佛祖释迦牟尼最初对迦叶等五人说法时,就亲手为他们剃去了头发,去除烦恼之根 , 表示接受他们做自己的弟子 。
佛教剃头还有一个原因:当时的印度,教派林立 , 为了区别于其他的教派 , 佛教徒就以剃光头作为标记,人们一见到剃光头的就知道是佛教徒了 。
后来,剃头便成了加入佛门的一种仪式,凡是出家当和尚的人 , 都要进行剃度,除去三千烦恼丝,落得个无牵无挂,无忧无虑 。
总结起来就是:
一、落发以去除世俗的烦恼
头发有“烦恼丝”的称谓 , 是说众生头上的头发,代表着他们心里的烦恼和欲望,虚荣和感情 , 所以常有“剪去三千烦恼丝”的说法 。佛家认为,头发是人和世间种种烦恼的联系,剃发就可切断人与世俗烦恼的联系 , 去除了这些烦恼,方为佛门中人 。
二、落发以切断亲情牵挂
古人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有丝毫损伤” 。身体上的一切,包括头发 , 都是父母赐予的,一定要好好爱护,不能有损害,否则就是对父母的不敬,对父母的不孝,所以对头发看得很重 。剃发,则表示决心切断对父母亲人的牵挂,一心修行 。
三、落发以示摆脱俗世不良习性
世人有种种不良的生活习性和心态,诸如懒惰,无情,冷漠,骄傲、怠慢等等,为了表示脱离这些不良习性的决心,用落发这种行动来警示自己 , 也让他人对自己有所监督 。
四、落发以区别与其他教派
相传,佛祖释迦牟尼觉悟成佛,开始在恒河流域布教 , 广收门徒 。因为佛祖最初对迦叶等五人说法时,亲手为他们剃去了头发,表示接受他们做自己的弟子 。而当时的印度 , 教派林立,为了区别印度其他的教派教徒,佛教徒们纷纷剃发 , 以至于后来,剃头就成了加入佛门的一种仪式 。
和尚头上的6个点、9个点代表是什么意思
和尚的戒疤就好是一种身份地位的象徵 。就是等级的表示 。
刚剃渡的小和尚在经过几个月的新生训练后,会参加一个简单的小测验,测验及格後,庙里的老和尚会用线香帮他们点上僧侣生涯的第一颗戒疤,称之为“清心” 。然後在接下来的一、两年内 , 如果表现良好,例如看锁码频道不再流口水或是默写金刚经时不再要左顾右盼,则有资格得到第二个戒疤:“乐福” 。
一般而言,如果顺利的话,庙里一些年长的老和尚大多可以拥有五、六个疤;而像少林寺、 *** 观或龙发堂等重要寺庙的住持,则可能是有八或九个戒疤的[高级和尚]或是[特级和尚] 。然而这第十个疤却不是一般和尚所能拥有的,除了达摩祖师、六祖禅师以外,十个疤的[上帝级和尚]不超过五个 。不光是头上有 , 身有也可以有,比如说:手臂 。
补充:除汉族外 , 其他民族僧人都没有烧戒疤的规矩 。这可能与《梵网经菩萨戒本》燃身供养之说有关 。唐朝已有炼顶以艾燃顶的习俗,这个习俗形成普遍的制度,据说是在元代 。当时异族统治者想借以识别真假,防止抗拒法令的人民逃到僧众里面去 。
和尚头上6个点和9个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和尚头上要有6或9个点?


4、和尚头上的6个点、9个点是什么意思和尚头上的6个点、9个点是戒疤 , 指佛教徒为求受清净戒体而燃香于身上所遗留的疤痕 。
戒疤又称香疤,指佛教徒为求受清净戒体而燃香于身上所遗留的疤痕 。其行为根据或系起自于舍身供养之思想,或系为断除我执 。受戒时燃戒疤又称‘烧香疤’ , 所燃香疤之数目一般有一、二、三、六、九、十二几种 。戒疤越多表示资历越深,其中十二点表示是受的戒律中最高的“烧香疤” 。
烧戒疤的习俗 , 据说起源于元代,当时有位志德和尚受到元世祖的尊崇,他传戒时,规定受戒者每人燃香于头项,受沙弥戒的燃三柱香,受比丘戒的燃十二柱香,作为终身之誓 。这样一个小小的发明,后来居然悄悄地流传开来,并且世代传袭下来 。
扩展资料
佛门除了剃度仪式外,还有“清心”仪式 。即入寺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成绩优秀者 , 老和尚会用线香为他们点上僧侣生涯的第一颗戒疤,称之为“清心” 。然后在接下来的一两年内,如果表现良好,则有资格得到第二个戒疤,名为“乐福” 。
1983年12月 , 中国佛教协会理事扩大会议作出了《关于汉族佛教寺庙剃度传戒问题的决议》,该决议中说:受戒时在受戒人头顶烧戒疤的做法“并非佛教原有的仪制,因有损身体健康 , 今后一律废止” 。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戒疤
为什么和尚头顶的戒疤有6个和9个之分,今天可算明白了
戒疤,表示受过戒 。
烧戒疤的习俗据说起源于元初,有位志德和尚受到元世祖忽必烈的尊崇,主持传戒时,规定受戒者每人燃香于头项,受沙弥戒的燃三柱香,受比丘戒的燃十二柱香,作为终身之誓,以显示虔诚信佛的决心 。并且世代传袭下来 。这就是中国汉地僧人受戒时烧戒疤的开始 。
实际佛教是不兴烧戒疤的,佛教的戒律中,并没有在受教人头顶上烧戒疤的规定 。除汉族外,其他民族僧人都没有烧戒疤的规矩 , 在宋朝以前受戒的中国汉族出家人,头顶上也不会出现戒疤 。
1983年12月 , 中国佛教协会理事扩大会议作出了《关于汉族佛教寺庙剃度传戒问题的决议》 。该决议中说:受戒时在受戒人头顶烧戒疤的做法“并非佛教原有的仪制,因有损身体健康 , 今后一律废止” 。从此以后,新受戒的汉族僧人,头顶上再也不会有戒疤了
和尚的戒疤就好是一种身份地位的象徵 。就是等级的表示 。刚剃渡的小和尚在经过几个月的新生训练后,会参加一个简单的小测验 , 测验及格
後,庙里的老和尚会用线香帮他们点上僧侣生涯的第一颗戒疤 , 称之为
"清心" 。然後在接下来的一、两年内,如果表现良好,例如看锁码频
道不再流口水或是默写金刚经时不再要左顾右盼 , 则有资格得到第二
个戒疤:"乐福" 。
一般而言,如果顺利的话 , 庙里一些年长的老和尚大多可以拥有五、六个疤;而像少林寺、清真观或龙发堂等重要寺庙的住持,则可能是有八
或九个戒疤的[高级和尚]或是[特级和尚] 。然而这第十个疤却不是一般和尚所能拥有的 , 除了达摩祖师、六祖禅师以外,十个疤的[上帝级和尚]不超过五个 。不光是头上有,身有也可以有 , 比如说:手臂 。
和尚头上六个点和九个表示资历
和尚头上的点是戒疤,一般来说 , 和尚头上的戒疤越多,这个和尚的资历越老 。
和尚头上的戒疤不是一开始就有,也不是一开始就有6个以上,是在当和尚的过程中经过层层测试考核后逐渐增加的 。
和尚头上6个点和9个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和尚头上要有6或9个点?


5、和尚 在脑袋上烫9个 或6 个“点” 是什么意思?凡是出家当和尚的人都要剃光头发,这在佛教中叫做剃度 。
公元前5世纪,在尼泊尔和印度交界的一个释迦族部落里,王子乔达摩?翻达多离家修行,7年后觉悟成佛,开始在恒河流域布教,广收门徒 。佛教认为世界是虚幻的 , 人生是苦难的,只有断除一切烦恼修行成佛,才能达到永恒的幸福 。佛祖释迦牟尼最初对迦叶等5人说法时,亲手为他们剃去了头发,表示接受他们做自己的弟子 。和尚剃发有三重含义,一是按佛教的说法,头发代表着人间的无数和烦恼和错误习气,削掉了头发就等于去除了烦恼和错误习气;二是削掉头发就等于去掉人间的骄傲怠慢之心;去除一切牵挂,一心一意修行 。在我国古代,人们把头发看得十分重要,认为头发是从父母那里得到的 , 必须保护好,不能有损害 , 否则是对父母的不敬 。而佛教要求断除这些无谓的亲情牵挂;三是为了区别印度其他的教派教徒 。当时的印度,教派林立 。可人们一见到剃光头的就知道是佛教徒了 。后来剃头就成了加入佛门的一种仪式 。
佛教刚刚传入中国时,其他仪式还没有发展起来,所以只要剃掉头发,披上类似袈裟的粗布衣服就可以当和尚了 。
那叫戒疤,表示受过戒.也不是每年一个.是三个,六个,九个或十二个.
关于戒疤,请参考:
《谈和尚头顶上的戒疤》
有的和尚头顶上有一些经香火烧灼而留下的疤痕,这是汉地佛教出家人的一种明显的外在标志,于是很多人都误认为凡和尚都要烧戒疤的 。在一些搬演唐宋时代故事的电影或电视片里 , 出现在银幕或屏幕上的和尚们都煞有介事地“烧”上了戒疤,凡稍有佛教历史知识的人看了,都感到十分可笑 。
其实,佛教是不兴烧戒疤的 , 佛教的戒律中,并没有在受教人头顶上烧戒疤的规定 。因此,除了汉地的和尚以外,世界各国和中国少数民族的和尚是看不到戒疤的;即使是中国汉族出家人,凡是在宋朝以前受戒的,头顶上也不会出现戒疤 。
元代初年,有一位志德和尚(1235―1322年)曾受到元朝皇帝世祖忽必烈的尊重 。他在天禧寺主持传戒时,规定受戒的人部必须用香火灼烧头顶和手指,以显示虔诚信佛的决心 。这就是中国汉地僧人受戒时烧戒疤的开始 。
1983年12月,中国佛教协会理事扩大会议作出了《关于汉族佛教寺庙剃度传戒问题的决议》 。该决议中说:受戒时在受戒人头顶烧戒疤的做法“并非佛教原有的仪制,因有损身体健康,今后一律废止” 。从此以后,新受戒的汉族僧人,头顶上再也不会有戒疤了 。
所谓传戒,就是佛教寺院召集志愿出家为僧尼的人 , 设立戒坛,举行授戒,使之成为正式僧尼 。
从求戒者来说,出家为僧尼是要有许多条件的,比如个人志愿、家庭同意、身无债务、五官端正等等 , 这在实际上未必都做得到,但佛教要求如此 。有志于出家的人,先要和寺院取得联系 , 在寺院中请求一位比丘作自己的“依止师” 。通过全寺僧侣了解和同意,然后寺院就可以收留此人为弟子,为他剃除须发,授沙弥戒(共有十戒),这就叫做“沙弥”了 。沙弥,也就是汉地一般俗称的小和尚 , 其实,还算不得正式的和尚呢!沙弥在梵文里的原意是勤策、息慈,就是应当勤受师父策励 , 息恶行慈 。沙弥的年龄一般在七岁到二十岁之间 。在这期间,他的“依止师”对他有教育和抚养的责任,年满二十岁了,经过僧侣开会研究同意,召集十位大德长老,共同为他举行授戒仪式,这次授戒叫比丘戒,戒条比起沙弥戒来就复杂多了,共有250条,成为正式僧人的条件也因此算是备足了,所以又叫具足戒 。从此就取得了正式僧人的资格 。受比丘戒满五年后 , 才可以离开依止师,自己单独修道 。除了沙弥戒和比丘戒之外,最后还有一种菩萨戒,有10重戒、48轻戒,但这不是必须受的,根据自愿 。沙弥戒必须单独授受,比丘戒允许三人以下同时授受 。
烧戒疤的习俗,据说起源于元代,当时有位志德和尚受到元世祖的尊崇 , 他传戒时,规定受戒者每人燃香于头项,受沙弥戒的燃三柱香,受比丘戒的燃十二柱香,作为终身之誓 。这样一个小小的发明,后来居然悄悄地流传开来,并且世代传袭下来 。这当然是一种残害身体的陋习,是汉地佛教文化的小小的土特产 。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到汉地佛教文化圈的一点特色 , 简单地说,就是佛教发展到后期,“大众信仰”比极少数思想家(佛学家)所构成的“精英文化”拥有强大得多的能量 。发明烧香疤(俗称“烫香洞”)的元僧志德根本算不得一个佛学家,但他的这个小发明 , 流传之广和深远却是慧能以后任何著名高僧的学说所不能比拟的 。
和尚的戒疤就好是一种身份地位的象徵 。就是等级的表示 。刚剃渡的小和尚在经过几个月的新生训练后,会参加一个简单的小测验,测验及格后,庙里的老和尚会用线香帮他们点上僧侣生涯的第一颗戒疤 , 称之为"清心" 。然后在接下来的一、两年内,如果表现良好 , 例如看锁码频道不再流口水或是默写金刚经时不再要左顾右盼,则有资格得到第二个戒疤:"乐福" 。
一般而言,如果顺利的话,庙里一些年长的老和尚大多可以拥有五、六个疤;而像少林寺、清真观或龙发堂等重要寺庙的住持,则可能是有八或九个戒疤的[高级和尚]或是[特级和尚] 。然而这第十个疤却不是一般和尚所能拥有的,除了达摩祖师、六祖禅师以外,十个疤的[上帝级和尚]不超过五个 。不光是头上有 , 身有也可以有,比如说:手臂 。
补充:除汉族外,其他民族僧人都没有烧戒疤的规矩 。这可能与《梵网经菩萨戒本》燃身供养之说有关 。唐朝已有炼顶以艾燃顶的习俗,这个习俗形成普遍的制度 , 据说是在元代 。当时异族统治者想借以识别真假,防止抗拒法令的人民逃到僧众里面去 。
【和尚头上6个点和9个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和尚头上要有6或9个点?】戒疤,
不听戒律就烫一双,刚开始去就以示厉害 , 所以就有的人是6个,有的人是9个
《9个的就是不听话的》呵呵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