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里士多德提出的错误 亚里士多德三大错误( 三 )


其次,“动力因”即“那个使被动者运动的事物,引起变化者变化的事物”,来源于赫拉克利特的“火”和恩培多克勒的“爱憎说” 。毫无疑问,以“火”为万物之本所强调的是其善变的动力作用,而“爱憎说”进一步把动力划分为吸引和排斥两个方面 。
再次,“形式因”即事物的“原型亦即表达出本质的定义”,来源于毕达哥拉斯学派的“数”和柏拉图的“理念" 。不难看出,以“数”和“理念”为万物之本所强调的实际上都是:“通式”的定性作用 。
最后,“目的因”即事物“最善的终结”,可追溯到巴门尼德的“存在”和阿那克萨歌拉的“理性” 。因为,以永恒不变的“存在”为万物之本所强调的是因果的同一性,而以“理性”作为安排万物秩序的“善”更表明了其趋向性 。通过对古希腊自然哲学发展的历史回顾,亚里士多德指出:“人们似乎都在寻找我在《物理学》中指明的诸原因,我们再也没有找到过其它原因 。但是他们的研究是模糊的;他们有些像是说到了,又像全没说到 。”
潜能与现实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用以说明世界生成变化的哲学范畴 。《形而上学》第 9卷专门讨论了潜能与现实的含义及二者的关系 。潜能的本义是能力或力量,亚里士多德认为,这个词有3种含义:①能力或能,包括"能作用于他物","能被他物作用","不能受他物作用";②"可能"的意思,例如坐者可能站起来,站者可能坐下去;③指同现实相对应的"潜能",是"能力"与"可能"两个含义的综合,例如半条
线与整条线、木头与雕像 。半条线与木头有能力也有可能分别成为整条线与雕像,但它们还不是实际存在的整条线与雕像,这就叫做潜能 。亚里士多德把形式和质料的学说同潜能与现实的理论结合起来,认为质料只是潜能的存在,形式才是现实的存在 。
现实原义是活动、工作,都有"正在做"意思 。亚里士多德的"现实"范畴,意指潜能获得了形式,达到了目的,成为实际存在的东西 。现实与"运动"这一哲学范畴不同,运动是指潜能转化为现实的过程,例如"正在走"、"正在建筑"等 。为了区别运动、活动和现实,亚里士多德又用"隐德莱希"来表达"现实"的范畴 。
隐德莱希(Entelechy)原义为在目的中 。亚里士多德用它表示达到了目的的、完成了的实在、潜能的"实现" 。亚里士多德受了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目的论的思想影响,他认为现实在定义上(逻辑上)、时间上、本体上都先于潜能,正象形式先于质料一样 。
亚里士多德认为,潜能与现实是"存在"的样式 。事物生成变化的过程是从潜能转化为现实的过程 。这一关于潜能与现实的论述包含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 。
第一实体与第二实体
在《范畴篇》和《形而上学》的一部分中,他认为“实体是既不表述,也不依存于一个主体的东西” 。那些作为第一范畴的“这个人”、“那匹马”等个别事物符合这两条标准,因此是第一实体(只能作为主词);“种”、“属”的对象如“希腊人”因为不依存于其他的主体,但却可以用以表述(可以作为谓词),因此谓为第二实体 。亚里士多德在这里遇到了一个困境,承认“希腊人”是独立的实体,相当于承认“人”、“动物”、“生物”、“有机物”乃至“物质”都是第二实体,只要再进一步,承认这些第二实体和第一实体一样都具有实体性,那么就显然走向了柏拉图的理念论,也就无法解决理念论自身的各种困境 。如果认定第二实体仅仅是寓于第一实体中的、是无法抽离出个别事物的,那么所谓第二实体便仅仅是我们头脑中的抽象概念,这种后于存在的、反思性的认识便无法解释人何以成其为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