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里士多德提出的错误 亚里士多德三大错误( 四 )


在《形而上学》Z、H篇,亚里士多德或许尝试解决这个困境 。他重新对实体进行了说明:“形式和本质是第一实体,”“如若形式先于质料,并且是更充分的存在,根据同样理由,它也先于由两者所组成的东西 。”也就是说,形式作为第一实体在存在上有优先性 。这里的“形式”,亚里士多德沿用老师柏拉图用来表示“相”的“eidos”来表示 。关于eidos可能有两种解读:如果这eidos有普遍性的意味的话,将和他前面的作为个别事物的第一实体的说明冲突,实际上又成了柏拉图理念论的翻版;而如果这eidos是非普遍性的,仅仅有四因说中形式因“是其所是”的意味,那么虽然和前面作为个别事物的第一实体的说明没有冲突,但是,接下来的问题就变成了:若每一个事物的“是其所是”作为形式规定该事物的本质,则每一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将没有任何本质上的联系,“种”、“属”作为普遍关系性范畴存在的意义就几乎被架空了 。这就重复了亚里士多德一开始面对的困境:所谓第二实体将仅仅作为从个别事物中抽象出的反思性观念而存在,那么“人是理性的动物”中作为人之普遍本质属性的“理性”的合法性就受到了挑战,“人之为人”在存在论上的独特地位在此将仍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 。
善和幸福
苏格拉底,把善局限于伦理学 。认为美德即知识--苏格拉底对美德的一般定义进行研究得出的结论,认为美德是关于“善”的概念的知识 。这个命题把真与善统一起来,使美德获得了客观的规定性而成为普遍的知识 。一个人无意中做了善事并不是美德 。一个人作恶事因为无知 。从美德即知识,导出无知即罪恶 。
柏拉图把“善的理念”确立为整个世界的最高原则 。其中理念分为6层,道德和审美的理念在第5层,最高处是第六层,善的理念 。善不是狭义的道德意义上的善,而是哲学意义上的完善完美,最高理念的含义 。所以到达善的层次,是最美好,最完美自然也是最幸福的 。关于善和理念的问题比较复杂,可以参见相关书籍 。柏拉图认为神使至善的,神创造的世界也是最好的 。而神通过赋予人善的理念,让人
认识善得到对实质的认识 。
亚里士多德认为美德有两种,心智方面的知德和道德方面的行德 。亚里士多德认为,道德教育的目的是要培养人的美德 。当人的各种天赋职能都得到满足,并能在理性的支配和领导下得到和谐而充分的发展时,人就是一个有美德的人 。或者说,当一个人的感情、欲望为理性所控制时,人就产生美德 。这就是心智方面的美德 。心智方面的美德主要是一种沉思的生活,它以理性沉思这个活动本身为目标,对思想加以思想,从沉思中获得持续不变的愉悦,这是一种“最高的幸福” 。因为理性是神圣的,接近神的,所以沉思是最幸福的 。
他还认为,美德的特性就是“中庸之道” 。所谓“中庸之道”,就是“在适当的时候,对适当的事物,对适当的人,由适当的动机和适当的方式来感受这些感觉,就既是中间的,又是最好的,而这乃是美德所具有的” 。例如在莽撞与怯懦之间有勇敢,在吝啬与浪费之间有慷慨,在怕羞与无耻之间有谦虚,等等,其中勇敢、慷慨、谦虚就是“中庸之道”,就是美德 。
亚里士多德的善与幸福
什么是幸福?一般人把幸福看作某种实在的或显而易见的东西,例如,快乐、财富、荣誉等等 。亚里士多德分析了人们的主要的三种生活方式:享乐生活、政治生活、思辨的静观的生活 。在亚里士多德看来那些最平庸的人将快乐与幸福等同,因此他们满足于享乐生活 。他们只是追求眼前的快乐,极力避免肉体上的痛苦,一切为了快乐,为了快乐,甚至把道德看作寻求快乐的工具,这种快乐只是短暂而不确定的,其实是过着寄生的和奴性的生活 。而那些崇尚名声、积极活动的人则以荣誉为幸福,因为荣誉可以说就是政治生活的目的,而“人在本性上是政治的” 。但亚里士多德认为“这未免太肤浅了,因为这种善更多地在授予荣誉的人那里,而不在被授予荣誉的人” 。这种善更多地依赖于外在的东西,易于被剥夺,很不稳定,所以以荣誉为幸福也是不完善的;人们只是为了表明自己的善良而追求荣誉,或为了得到别人的奖赏,或为了其他的目的,但荣誉不是其最终的目的,不是最高的善 。而那些把幸福等同于财富的人,其实是在过着不自在的生活,财富只是有用的东西,并且只是达到其他目的的手段而已,所以也不是最高的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