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字一撇一捺的含义,汉字中的“人”,为何是一撇一捺?有何含义?

人字一撇一捺的含义

人字一撇一捺的含义,汉字中的“人”,为何是一撇一捺?有何含义?




人字一撇一捺的含义,汉字中的“人”,为何是一撇一捺?有何含义?


“人”字最初为何“造”成这个样子?如果用“杠精”的话回答——那只能去问当年造这个字的人了——别人谁说的都可能不准;若以汉文字学的说法回答 , 就是现在的汉字 , 是从殷商时期的甲骨文同源发展而来的 , 当时占大部分的文字是象形字 , “人”就是其中之一 。
【人字一撇一捺的含义,汉字中的“人”,为何是一撇一捺?有何含义?】为了叙述清楚 , 稍微绕点弯儿 , 先请谅解 。
人字一撇一捺的含义,汉字中的“人”,为何是一撇一捺?有何含义?


一 , 汉文字究竟有多长的历史 , 现在尚难定论 。郭沫若曾认为有6500年左右历史 , 还有一些史学和文字学大家认为至少有6000年上下 。从贾湖遗址以降 , 逐渐发现了一些刻符符号 , 其中一些与甲骨文有极相似之处 。但因为发现的刻符数量太少 , 难以做系统研究 , 也还难以证明这些刻符的文字性质 。徐中舒先生认为 , 殷商有一个强大的巫史集团——“贞人” , 所以形成了甲骨文 。他认为夏无文字 。徐先生史学和古文字学的成就斐然 , 但这个论断不妨看作是一家之言 。甲骨文已被中外学者断定为十分成熟文字 , 以盘庚所在的前1300年计算 , 前推到商汤的前1600年 , 300年里靠商族一己之力 , 是否有可能使甲骨文日臻成熟如此之快 , 大可存疑 。
人字一撇一捺的含义,汉字中的“人”,为何是一撇一捺?有何含义?


二 , 话说回来 , 毕竟我们能看到的最早汉文字 , 还仅只是甲骨文 。东汉写《说文解字》的许慎 , 关于汉字的形成有一个重要观点——“文”和“字”是汉字的两个发展阶段 , 也就是经历了由图画符号过渡为标音符号的历史过程——“依类象形”是描绘所反映的事物的形象和状态;“形声相益”则是偏旁加音符 , 也就是由图画文字发展为标音文字 。《说文》收汉字10516个 , 其中 , “依类象形”的“文”占20%左右 , “形声相益”的“字”占到了80% 。但是在甲骨文中 , 这个比例是相颠倒的 。现在 , 搜集甲骨文字近5000个 , 识读不到2000个 , 有一些人名、地名的字识读了没啥意义 , 和后来的汉字没有联系 。这其中 , “依类象形”之文约占65.% , “形声相益”之字约占32%左右 , 尚有少量暂无法归类 。第一 , 这可以看出 , 汉字确实有一个同源发展的过程;第二 , 殷商时代的甲骨文能有32%的形声字 , 说明其作为文字已经相当成熟 。
人字一撇一捺的含义,汉字中的“人”,为何是一撇一捺?有何含义?


三 , 关于“仓颉造字”的传说 , 一是无法证实 , 二是不太可能由一人一时造出众多汉字 。最有可能的是 , 正如以色列怪才尤瓦尔.赫拉利所言 , 因为人们的“记忆过载” , 有了发明文字的迫切需要 , 我们的先民 , 在劳动实践和日常生活中 , 凭依长期实践积累和出色描写能力 , 或注重形状轮廓 , 或注重姿态特征 , 随物赋形 , 创造出了最初之“文” 。比如根据人的肢体器官、草木的枝芽果实、动物的鳞毛爪牙、器具的方圆曲折等等 , 通过抽象夸张的手法裁写出来 , 这样的字在构造方式上多具有以形表意的特点 , 虽不像绘画那么逼真写实 , 但形象清晰简洁 , 利于辨识 。殷商甲骨文 , 正是以这么一些基本字形为基础 , 然后再用它们作为偏旁部件进行复合 , 组成了众多的文字形体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