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十个爱因斯坦级别的人聚在一起,他们能发明出什么恐怖的东西

我们都知道“三个臭皮匠 胜过诸葛亮”,但“三个诸葛亮能胜过臭皮匠”吗?或者说,“十个爱因斯坦能胜过一个爱因斯坦吗?
答案是不能 。
如今,江湖上仍流传着英特尔三杰的传说,罗伯特·诺伊斯、戈登·摩尔、安德鲁·格鲁夫,他们三位一体共同缔造了英特尔奇迹,然而他们三人都并非天生完美无缺 。诺伊斯拥有远见与野心,但在执行层面却缺乏一以贯之的持久动力和关键时刻的决断力;摩尔专注于技术,对电子产业的未来图景了然于心,却不擅长“俗务”;而“偏执狂”格鲁夫则是脚踏实地的人,他能令前两者的思想变成行动、技术变成商品、战略变成现实 。自从这黄金三角淡出英特尔后,英特尔乃至整个硅谷的荣光都在逐渐暗淡 。
与英特尔三杰的故事相反,在英特尔之前,聚集了一批天之骄子的肖克利半导体实验室却因为肖克利的偏执狂傲而令人才散尽 。这些“叛逆”在离开肖克利后,共同开创了仙童半导体公司,再次云集了一批行业内的顶尖人才,然而天才组成的团队最终也由于各种原因而风流云散 。
为什么一批杰出的人才汇集到一起却成不了事,各有弱点的英特尔三杰却可以能人所不能?个中秘密,其实全都藏在管理团队的搭配组合之中 。
英国著名“团队角色理论之父”贝尔宾博士在《管理团队:成败启示录》揭晓了个中答案 。原来,不论是肖克利半导体实验,还是仙童半导体公司,他们都患上了“阿波罗综合征”,中了高智商的“诅咒” 。导致他们失败的表面原因是一群高智商的人在一起,彼此锋芒相刺,最终产生了正正为负的效果;但继续探究下去就会发现,导致他们分崩离析的内在原因是这些天才们缺乏团队意识,彼此之间缺乏有效合作 。他们每个人单独看都光芒四射,但却因为缺乏互补性而无法组成有效的团队 。但英特尔三杰却因为优势互补、有效分工而形成了一个黄金三角,形成了最佳管理团队组合 。
其实,只要找准了阿波罗团队的问题成因,对症下药,就总会有破局之方 。阿波罗团队的人由于智力较高,特别喜欢出点子,且具有批判性思维,他们往往会将思维的重点放在分析与对立分析上,但这样的结果导致了利用资源、收集和交换信息、知识的整理、工作计划的执行及协调等同样重要的工作被天才们忽略了 。同质化的高智商团队,如能按照贝尔宾的理论引入一些优秀的协调者、执行者、完成者,去完成那些被天才所忽略的工作,将高智商者的智力能量引向对团队发展有益的方向,让天马行空的创意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上,哪怕这些后加入成员的智商平平,对团队都会带来很大助益 。
根据贝尔宾的理论,一支结构合理的团队应该拥有9个团队角色,分别是鞭策者、执行者、完成者、外交家、协调者、凝聚者、智多星、审议员和专家,他们各司其职,协同联动,一个团队才能高效运转 。需要指出的是,一个团队需要9个角色,但一个人却可以身兼数职 。就像英特尔的圣父诺伊斯那样,他既是凝聚者、协调者,也是外交家;而圣灵摩尔则是智多星和专家;而伟大的圣子格鲁夫则充当了鞭策者、执行者、完成者、审议员等多种角色,他们堪称最“经济型”的管理团队 。
企业管理团队,犹如一个神奇的魔方,队员之间搭配合理,其爆发出的整体战斗力要远大于单人简单叠加所能产生的效果 。实践证明,智力综合水平略低的团队,只要其中有一个智多星,就完全有可能战胜由聪明人组成的超级团队 。这并非说明智力是创业和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魔咒”,而是从侧面说明了团队组合的力量永远大于个人的力量 。有效合作是一个团队在竞争中取胜的关键,一个人的聪明才智,若不能融入集体,甚至因智力而争锋,与他人发生不可调和的碰撞,此时智力不仅不是团队的助力,反而成了负面因素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