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文鱼刺身真如传闻所说那样寄生虫很多,最好别吃吗( 二 )


【三文鱼刺身真如传闻所说那样寄生虫很多,最好别吃吗】时间来到了18世纪,分类大神林奈(Carl Linnaeus)诞生了 。林奈何许人也?生物命名法的创立者,就是他推广了生物的“双名法”命名体系,基于这套系统,任何一个物种都会被赋予一个独一无二、不得重复的拉丁语名称,这就是所谓的学名 。虽然林奈主要以植物命名闻名,但作为一名瑞典人,对这种量大美味的鱼儿当然也不会放过 。自然而然的,“Salmo”这个词就被给予这种鱼作为属名 。现在看看这种鱼的完整学名“Salmo salar Linnaeus, 1758”,就是林奈在1758年拟定发表的 。

三文鱼刺身真如传闻所说那样寄生虫很多,最好别吃吗


挪威奥勒松水族馆里的大西洋鲑(S.?salar) 。图片:Wiki Commons/Hans-Petter Fjeld
就在林奈热情洋溢地给动植物命名的同时,新大陆上的欧洲殖民者们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横跨北美大陆到达了太平洋沿岸 。结果他们惊讶地发现,这里居然也有好几种外形类似“salmon”、也会洄游产卵的鱼类 。于是,这些欧洲殖民者们顺其自然地把这些鱼统统叫做“salmon” 。为了区分它们和远在大西洋的亲戚,人们就把大西洋的S.?salar叫做“大西洋salmon”,而把后者称作“太平洋salmon” 。当然,人们为了区分“太平洋salmon”中不同的物种,就在“salmon”这个统称前加上形态、产地等特征,于是就有了Sockeye salmon、Chinook salmon、Coho salmon、Chum salmon等名称 。
三文鱼刺身真如传闻所说那样寄生虫很多,最好别吃吗


美国西海岸拍摄到的大麻哈鱼(O. keta) 。图片:theketaarecoming.com
当然,分类学家不会采信这些俗名,而是需要用科学的方法命名这些鱼类 。他们仔细考察了这些“太平洋salmon”,给们取了一个属名Oncorhynchus 。这个属名组合自希腊语的“onkos”和 “rynchos”,意思是“弯曲的鼻子”——因为这些鱼类在洄游时,不仅像大西洋鲑那样,身体的颜色会发生改变,而且上下颌会还变成钩子的形状 。由此,上面提到的Sockeye salmon、Chinook salmon、Coho salmon、Chum salmon等,也有了它们的学名,分别为O.?nerka、O.?tshawytscha、O. kisutch和O. keta 。同时,由于它们和S. salar的亲缘关系不远,因此它们都被归为了一个科,称为“Salmonidae” 。
中国的大麻哈鱼,来自太平洋;三文鱼一名,却本指大西洋鲑
不过,这些会弯鼻子的鱼,在我国人民眼中并不陌生 。在我国东北毗邻北太平洋的河流中,也会有这类“太平洋salmon”洄游 。不过,它们早已有了中文名称,叫鲑鱼,当然,他们还有另一个更被国人熟知的名字——大麻哈鱼 。东北人民食用这类鱼已经至少有数百年的历史了 。所以,这类属名是Oncorhynchus 的“太平洋salmon”,在中文里就被唤作太平洋鲑(或大麻哈鱼),而相对应的“大西洋salmon”,就被叫做大西洋鲑 。而“Salmonidae”这个科名,自然也被称为鲑科 。
三文鱼刺身真如传闻所说那样寄生虫很多,最好别吃吗


太平洋鲑属(Oncorhynchus)鱼类的自然分布范围 。图片:State of Salmon
故事到了这里,其实还不干三文鱼什么事,毕竟“三文鱼”这三个汉字组合这时候还没诞生 。不过,时间进入20世纪,事情有了变化 。
在20世纪初期,大西洋鲑作为十分重要的渔业对象,其捕捞量逐年上升,而人工养殖也开始起步,因此产量很大,成为了欧洲和北美东海岸海水渔业的支柱海产 。于是就有商人将这类大西洋的鱼类出口到我国 。从欧洲出口我国只能走海运,于是港台等地就成为了大西洋鲑最先“登陆”的地方 。前面说到,我国的太平洋鲑分布在东北,南方并不常见,当人们询问这种鱼的名字叫什么时,得到的是商人们“This is salmon”的回答(由于最早进口大西洋鲑的商人国籍不可考,因此假设是说英语的) 。于是,Salmon这个外来词就在浓重粤语腔下被音译为了“三文鱼” 。当时,能够进口到中国的“Salmon”,都是大西洋鲑,人们也就逐渐接受这种肌肉橙红色、有着明显白色脂肪条纹的鱼是“三文鱼”,并逐渐流传开来 。而与此同时,在北方还用“鲑鱼”或“大麻哈鱼”来称呼东北河流里捕捞起的太平洋鲑们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