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地控股|绿地控股:一个“优等生”的摆烂

绿地控股|绿地控股:一个“优等生”的摆烂

文章图片

绿地控股|绿地控股:一个“优等生”的摆烂

文章图片

绿地控股|绿地控股:一个“优等生”的摆烂

文章图片

绿地控股|绿地控股:一个“优等生”的摆烂

文章图片

绿地控股|绿地控股:一个“优等生”的摆烂


原创出品 | 「创业最前线」旗下「子弹财观」
作者 | 荷默
编辑 | 蛋总
治标不治本 , 斩草不除根 , 绿地控股(以下简称:绿地)终究无法逃避高负债埋下的“雷” 。
2022年5月27日 , 绿地发布公告称 , 为改善公司现金流和流动性 , 绿地或将对6月25日到期的面值5亿美元债券予以展期处理 。
一时间 , 各种带有“首家”和“国企”字眼的“绿地暴雷”消息席卷各大互联网社交媒体平台 , 众人在震惊之余 , 似乎还被这一消息打破了“国资房企不会暴雷”的心理底线 。
那么 , 这个在地产领域曾被众人看好的“优等生”究竟怎么了?绿地为何还是踏上了“踩雷”之路?
1、切换赛道:绿地的去地产化说到绿地 , 大多数人可能都不陌生 , 毕竟带有“绿地中心”金字招牌的超高层建筑已经遍布大江南北 。 先后落户南京、武汉、西安、成都和昆明等十多个超级大都市的绿地超高层项目 , 已经成为了所在城市的地标建筑 。

图 / 绿地控股官网
客观来说 , 城市建设成就了绿地 , 绿地刷新了城市高度 。 就在“新型城镇化”被提出的2012年 , 绿地首度跻身“《财富》世界500强”之列 , 并成为了中国进入“世界500强”的第一家房企 , 直到2022年绿地已经是连续第10年入选“世界500强” 。
近年来 , 随着恒大、碧桂园、万科和融创等房企的高调崛起 , 曾经的王者绿地则显得有些黯然失色 。 即便如此 , 从克尔瑞公布的《2021年中国房地产企业销售TOP200排行榜》来看 , 2021年绿地以2903.0亿元的全口径销售额位居榜单第九名 , 以2612.7亿元的权益销售额位居榜单第七名 。
虽然距离万科和碧桂园还有一定的差距 , 但从近些年绿地的“去地产化”经营路线和战略转型来看 , 凭借“副业”地产依然能出现在地产行业榜单TOP10中 , 这是当前头部房企想都不敢想的高度 , 更别说还想做出一些成绩来 。
于大多数人而言 , 绿地是一家千亿级房地产企业巨头 , 但鲜为人知的是绿地还是一家基建业务很强的建筑业企业 。
近年来 , 绿地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开启了从地产业到建筑业的转型 。 即 , 在加大基建业务的拓展时收缩地产业务的规模 。 「子弹财观」查阅绿地财报数据发现 , 2020年绿地的建筑业收入达2334.38亿元 , 同比增长23.85% , 首度超过房地产业务收入 , 并且占总营收的比例达51.19% 。
2021年11月13日 , 绿地控股发布公告称 , 将公司的所属行业类别由“房地产业”正式变更为“土木工程建筑业” 。 「子弹财观」还发现 , 在2021年绿地的建筑业务收入达3114.24亿元 , 同比大增33.41% , 建筑业务收入占总营收的比例攀升至57.22% , 进一步奠定了建筑业的主营业务地位 。

至于绿地为何会转向建筑业 , 显然是为了应对高负债率带来的经营压力 。 尤其是在房地产行业被挤压最严重的时候 , 绿地公然选择更换行业类别 , 这明摆着就是在跟政策调控“绕圈子” 。 同时 , 绿地的“去地产化”也只是政策压力下的顺水推舟 , 并没有像其他房企那样 , 刻意地去寻求新的增长点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