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中国两次严打期间,各地的公判大会,到底起到了多大作用?

聊聊|中国两次严打期间,各地的公判大会,到底起到了多大作用?

文章图片

聊聊|中国两次严打期间,各地的公判大会,到底起到了多大作用?

文章图片

聊聊|中国两次严打期间,各地的公判大会,到底起到了多大作用?

文章图片

聊聊|中国两次严打期间,各地的公判大会,到底起到了多大作用?

文章图片





在之前的文章中 , 作者和大家聊了关于严打的故事 , 例如第一次严打、第二次严打等等 。 今天 , 我们聊聊八九十年代的公判大会 。 认真的说 , 在八九十年代 , 我国各地的各个城市 , 经常举行各种公判大会 , 一个问题出现了 , 在八九十年代 , 公判大会到底起到了多大的作用?进入21世纪以后 , 公判大会为何被逐步取消呢?今天 , 我们就聊聊这个问题 。

首先 , 我们聊聊什么是公判大会 , 公判大会的全称是:公审公判大会或者公审公判公捕大会 。 在八九十年代 , 各个城市经常举行公判大会 。 一个问题出现了 , 在八九十年代 , 我国各地为何要举行公判大会 。 70年代末期开始 , 我国经济开始持续高速发展的同时 , 社会治安也开始面临很大的考验 。 公安机关的立案数量 , 开始逐年增加 。
1979年 , 公安机关立案数量为50多万件 。 1980年 , 迅速增加到了70多万件 。 1981年 , 达到了89万件 。 1982年 , 虽然立案总数下降为75万多件 , 但重特大案件仍在增加 。 当时 , 在社会上滋生了一系列的流氓团伙 。 首先 , 截至70年代末期 , 我国待业青年的总数 , 超过了2000万人 。 其中的大部分青年 , 都能安分守己等待分配工作 , 或者前往东南沿海地区“淘金 。 ”

但是 , 仍有一部分人整天惹是非 , 组成了各种类型的流氓团伙 。 各种类型的案件大大增加 , 严重影响了各地群众的生活和生产秩序 。 在一些治安比较混乱的城市 , 人们不敢佩戴手表或者其他首饰出门 。 到了夏季 , 女孩子们不敢穿花裙子 。 一些年轻的工厂女工们 , 下夜班需要家人接送 。
为了保证社会长治久安、各地群众安居乐业、经济建设稳健提升 , 1983年8月25日 , 我国颁布了《关于严厉打击刑事犯罪活动的决定》 。 这就是建国以后的第一次严打 , 也被称为1983年严打 。 进入90年代以后 , 社会治安混乱问题出现反弹 。 尤其是进入90年代前期以后 , 这一情况更加明显 。 1996年夏天 , 我国又开始了建国以后的第二次严打 。

不得不说 , 1983年严打、1996年严打 , 都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效果 。 各地群众拍手称快 , 公安机关的立案数量大大下降 。 与此同时 , 出现了各种样式的公判大会 。 一般来说 , 公判大会在城市的体育场、广场 , 或者农村的打谷场、学校操场举行 。 每次举行公判大会 , 都会有上万甚至几万群众围观 , 从而起到不错的宣传和震慑作用 。
在那个年代 , 人们获取信息的时间和渠道非常有限 , 而且文盲率很高 。 通过报纸宣传 , 不仅宣传的效果不好 , 而且时间上非常慢 。 毕竟 , 各地乡村看报纸的群体非常有限 。 在八九十年代 , 只有富裕户才会购买电视机 , 观看电视机的人群也非常有限 。 结合当时的实际情况 , 在城区、比较繁荣的乡镇等地 , 举行公审公判大会 , 能够起到不错的效果 。

第一 , 教化各地群众不要犯罪 , 尤其是教化年轻人不要犯罪 。 第二 , 震慑各地的犯罪分子 , 不要继续作案 , 早日争取宽大处理 。 通过人群的进一步传播 , 从而起到了非常不错的效果 。 在作者的童年时代 , 先后围观了多场公判大会 。 一般来说 , 前排的罪犯都是重刑犯 , 甚至戴着脚镣 , 例如杀人犯、抢劫犯、流氓犯等等 。 后排的罪犯相对比较轻 , 以其他类型的犯罪为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