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事可乐招聘,百事可乐公司招人吗( 五 )


据Business Insider介绍,Sculley升任百事最高管理层只用了十年时间,刚入职时竟然担任过卡车司机 。很奇葩的是,由于他是公司第一个工商管理硕士,上司不知如何安置他,于是安排他先从开货车做起,更是在40度高温下到路边贴过百事广告招牌 。
7,百事可乐70年代的逆袭我买的不是可乐是理想中的自己编者按:我们总希望把自己完美的一面,展示在他人面前 。在消费成为了人们自我表达的一种形式的今天,消费行为本身已经不再局限于满足某样具体的需求了 。人们做出购买决策时,考虑的不仅仅是产品的功用,而把重点更多放在使用产品时,自己和别人眼中的形象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企业在品牌推广时,应该把焦点更多地放在消费者身上 。百事在50年代有一场成功的品牌推广活动,当时不仅提高了市场地位,更抢到了巨头可口可乐的蛋糕 。现在成功的品牌苹果、三星和星巴克的品牌战略,也能看到从百事曾经品牌战略的影子 。本文编译自medium的原题为 “People Don’t Buy Products, They Buy Better Versions of Themselves”的文章 。
那时还是1957年,百事公司和很多年轻人一样,遭遇了身份危机 。虽然市场推广非常卖力,但是百事在其永恒的死对头可口可乐对手面前,渐渐败下阵来 。可口可乐那是也是市场上的龙头老大,就算百事把价格降到可口可乐价格的一半,百事和可口可乐的销售量也僵持在1比6。并不是说百事可乐的产品有什么缺陷,而是百事的品牌文化还未成形,显得优柔寡断,甚至像无头苍蝇似的,要对抗强大的可口可乐,还真不是一天两天能赶得上的 。
当时,可口可乐在市场上没有竞争对手,他们已经成功地说服美国大众,在可口可乐的玻璃瓶装的不仅是可乐,而是美国式生活里最美好最健康的一面 。这样的全盘胜利,跟今天苹果在手机市场上取得的地位很相似,虔诚的用户在看到iMessage绿色的信息泡泡时的幸福感,估计就喝上一口可乐的爽快感觉差不多 。只要是打心底里接受美国精神的人:接受社群感、美国例外主义和圣诞老人的人们,可口可乐就是他们的宗教 。
例外论,又称例外主义、特殊主义,一种理论与意识型态,凡是认为某个国家、地区、社会、民族、组织、社会运动或历史时期,具备特殊的性质,以致于无法被一般性的理论或规则所解释,就可称为例外论 。在各国社会中,这是一个常见的论点,在美国有美国例外论,在中国也有类似思想 。
可口可乐广告甚至和圣诞老人扯上关系,拉近和消费者之间的距离 。
1963年,百事雇用了一个年轻的广告总监,波塔什(Alan Pottasch) 。波塔什当时的任务是要给百事品牌注入新能量,让它能与当时是市场上的老大竞争——当时每个品类的消费品,可口可乐都在百事之上,但是产品本身就成分而言,几乎是一样的 。所以,波塔什于做了个决定 。现在回首,这个决定几乎是标志性、历史性的举动 。他说“不要再把重点放在产品本身上,我们把重点转移到用户身上 。”Tim Wu在自己的书《注意力经济》提到这个决定时,写道:
(波塔什)于是决定,在百事推广过程中不提产品本身的品质,而把焦点放在购买者的形象上,或者是潜在顾客的形象上 。
这是历史上第一次,一个品牌在市场推广时,不关注要推广的产品,却把注意力都放在已有的消费者身上 。除此之外,百事还推崇一个消费者新世代的概念,一个不受大众媒体操纵、不受消费主义信息影响的新世代(当时是上世纪六十年代) 。后来这个新世代也被称为“百事一代” 。
百事一代充满了革命色彩,因为这是有史以来第一次,品牌把注意力放在消费者身上,通过为理想消费者“画像”,让消费者真的购买这个产品,从而成为理想的消费者 。没有哪一代消费者这么卖力地宣扬这个新世代,对归属于这个新世代充满向往,急切地想超越自我,逃离消费主义的思维,真正实现独立思考 。而百事传达的信息就是:喝百事可乐,你就是百事一代!这个信息在合适的时候,精准定位到了最理想的消费者群体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