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川区才子大桥在哪里,抚州才子大桥最新进展

“临川四大才子”之一 。舒同1905年12月14日(农历11月25日)出生在东乡县孝冈镇(今江西抚州市东乡区孝岗镇),1998年5月27日在北京病逝 。在五四运动的影响下,1920年6月在家乡与进步同学成立“金兰同学社”,传播新思想、新文化 。
“才子之乡”抚州到底出过哪些才子?
【临川区才子大桥在哪里,抚州才子大桥最新进展】抚州文化名人多、档次高、成就大 。列入《中国名人辞典》的鸿儒100多人 。《江西历代文学艺术家大全》共收录了1296人,其中抚州籍名家317人,几乎占三分之一 。文化之邦,才子之乡,常是名人、墨客聚会之地 。“才乡代有才子出”,“临川神童今朝多” 。从1977年恢复高考至1993年,全市各类学校为全国大中专院校输送新生58415名,其中少年大学生147人,仅抚州一中、二中被录取的少年大学生就有62人,在国外留学20人 。
出现了像临川县河东乡农民武进兴的“大学生之家”(6个儿子,5个考上大学,1个考上中专),临川县罗针乡朱家村的“大学生之村”(全村总人口240人,拥有大专以上学生40名) 。兄弟出国,姐妹留学,一家五个儿女出了三个博士、两个硕士 。这类现象在抚州是屡见不鲜的 。1984年以来,抚州市中小学生在全国性和全省性的数、理、化三科大赛中,共有2284人次获奖 。
其中获全国一等奖的153人次,获全国二等奖的365人次,获全国三等奖的740人次 。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称此为“临川现象” 。引起了国内外学者、专家以及新闻界的极大兴趣和关注,纷至沓来地对“临川才子现象”进行考察、研究和探讨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
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 。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 。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 。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 。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 。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郁然病逝于钟山,追赠太傅 。
绍圣元年(1094年),获谥“文”,故世称王文公 。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著书立说,被誉为“通儒”,创“荆公新学”,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风的形成 。在哲学上,他用“五行说”阐述宇宙生成,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其哲学命题“新故相除”,把中国古代辩证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在文学上,他具有突出成就 。其散文简洁峻切,短小精悍,论点鲜明,逻辑严密,有很强的说服力,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名列“唐宋八大家”;其诗“学杜得其瘦硬”,擅长于说理与修辞,晚年诗风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世称 “王荆公体”;其词写物咏怀吊古,意境空阔苍茫,形象淡远纯朴,营造出一个士大夫文人特有的情致世界 。
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 。汤显祖,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 。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 。汉族,江西临川人 。汤氏祖籍临川县云山乡,后迁居汤家山(今抚州市) 。出身书香门第,早有才名,他不仅于古文诗词颇精,而且能通天文地理、医药卜筮诸书 。34岁中进士,在南京先后任太常寺博士、詹事府主簿和礼部祠祭司主事 。
明万历十九年(1591)他目睹当时官僚腐败愤而上《论辅臣科臣疏》,触怒了皇帝而被贬为徐闻典史,后调任浙江遂昌县知县,一任五年,政绩斐然,却因压制豪强,触怒权贵而招致上司的非议和地方势力的反对,终于万历二十六年(1598)愤而弃官归里 。家居期间,一方面希望有“起报知遇”之日,一方面却又指望“朝廷有威风之臣,郡邑无饿虎之吏,吟咏升平,每年添一卷诗足矣”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