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beats耳机,买苹果手机送beats耳机合适吗( 九 )


过去5年,国内曾创办多家新耳机公司,最终几乎都没有完成自己早年的“品牌梦” 。赶上了2015年的“资本寒冬”,这些初创公司几乎都没有募集到足够多的资金,在产品上市后“高举高打” 。一家主打高端品牌音响的公司CEO告诉36氪,如果在2015年时能够持续融到更多资金,持续投入到营销中,公司和产品的发展要好于今天 。
而走“薄利多销”的模式,几乎又难打破“微笑曲线” 。在耳机行业的从业者看来,价格与销量的关系,就如同一条微笑曲线 。中国用户购买耳机呈现严重两级分化,或是20元以下,或是在800元以上,前者几乎全是“中国品牌”,后者几乎全是海外品牌 。当下,借助互联网 传播效率在提升,中国用户可以付费的单价在提升,但国产品牌依然以中低端为主 。这背后就意味着,虽然全球耳机基本全部产自中国,但中国厂商仅从中分到了极小的利润 。
(注:上图为耳机行业的微笑曲线)
四、走,做AirPods去!不,你得先有2000万美元
营销为王,对赛道上的玩家来说,意味着持续的资金投入,也预示着厮杀竞争也一触即发 。耳机行业有多红海,TWS耳机行业就将有多红海 。留给他们的时间窗口或只剩一代产品了,而2000万美元也已经成为新玩家的最低入场价了 。
从靠渠道和营销驱动的制造业产品变成靠科技和创新驱动的消费电子产品,TWS耳机的研发难度、成本水涨船高 。李志飞告诉36氪,TicPods Free仅研发团队就有几十人,产品的毛利率要远低于正常消费电子行业,目前很难做到“3倍成本定价” 。张海星也表示,科甲技术旗下的疯米目前售价299元,基本上是成本价在销售,且没有考虑运营和售后成本,主要是为了赚流量和口碑,为后面的发展做积累 。虽然200元以下的低端产品相继问世,但用户吐槽也很严重 。
随着重量级手机厂商几乎悉数入场,BAT磨厉以须,老牌耳机厂商韬晦待时,更多有渠道、流量优势的资源方跃跃欲试,赛道上的厮杀竞争也一触即发 。
方案逐渐成熟,供应链也逐渐出现“公板公模”,售价200元以内的产品日渐增多,价格战在所难免 。如果BAT或者手机厂商赠送TWS耳机怎么办?想必每一个参与者都曾想过这个“噩梦”般的问题 。
若以如此苛刻的条件推演,当下留给创业公司的时间窗口并不多了,也许仅有一代产品的时间了 。而包括出门问问、科甲技术在内的公司均认为,做一代TWS耳机的时间至少约为9个月 。
入局者如何利用好9个月时间继续抢跑?后来者如何借势尽快追赶,抓住行业红利期的尾巴?
低价倾销和巨头的夹缝中,创业公司不得不寻找自己生存空间和产品定位 。来自于耳机行业“微笑曲线”的历史证明,当下及可以预见的未来,1000元以上价位的高端市场,将被有品牌溢价的手机厂商、音响厂商占据;200-1000元左右的中端市场,或成国产品牌商的必争之地;而200元以下的低端市场则会成为“生产型公司”和“渠道型公司”的天下 。
从公司长远且持久发展的需求看,中端和低端市场将会呈现不同的发展道路 。中端市场将发力品牌,低端市场将重在打通渠道 。
在中端市场打造品牌,与手机厂商刺刀相向,创业公司必须能够在产品上有更优的体验和卖点,或营销上寻找到低成本获客的“捷径” 。当前,中端市场的实力玩家依然非有品牌有渠道有用户的手机厂商莫属,华为荣耀FlyPods无线耳机定价799元,OPPO定价699元的O-Free,魅族定价499元的pop,联想定价299元的S1均在此价位 。创业公司出门问问则主打“科技”,科甲技术则在当下低价和性价比的流量红利——“关键词”上下功夫 。借助TWS耳机形成的品牌优势,这些公司有可能在未来继续推出音频相关的产品或者科技相关的产品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