驎这个字怎么读,驎怎么读( 二 )


奉使由来须陆贾,离亲何必强曾参 。燕人候望空瓯脱,胡马追随出蹛林 。万里春风归正好,亦逢佳客想挥金 。2、《次韵平甫喜唐公自契丹归》-宋·王安石(《全宋诗》卷562)东浮溪水渡长林,上坂回头一拊心 。已觉省烦非仲叔,安能养志似曾参 。忧伤遇事纷纷出,疾病乘虚亹亹侵 。未有半分求自赎,恐填沟壑更沾襟 。可见,王安石两首诗中的曾参之“参”念 shen,确定无疑 。
科普小知识:曾子(公元前505年—公元前435年),名参(shēn),字子舆,春秋末年鲁国南武城人(山东嘉祥县) 。是中国著名的思想家,孔子的晚期弟子之一,与其父曾点同师孔子,是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 。著名华人学者叶嘉莹教授在题为《杜甫诗在写实中的象喻性》的讲演中也说过:岑参的 “参”字,有不同的读音 。
由于孔子的学生曾参的“参”读作“深”,所以西方很多人在翻译的时候都把岑参的“参”也拼成“深”的读音 。可是根据考证,这个字不应该读作“深”而应该读作“餐” 。因为岑参曾写文章说他的祖先有很多人都参与公卿之位,他们家里希望他也能够参与公卿之位,所以取名岑参 。所以经过以上分析,曾参之“参”念shen,曹参、岑参之“参”念can,以后大家不要再念错了噢~ 。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这里的“刍”到底读zōu还是chú?
读chú 。刍狗就是祭天地时草扎的狗,比喻无用的东西,不值得留恋 。原文如下:“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老子这个话常被人误解,也常被人批评 。无非是说老子的天地观不仁嘛!其实老子只是说这个天地无所谓仁不仁 。天地这里指的就是本无言的虚无大道 。老子认为这个道贯通一切,又是虚无的,所以这个道没有什么善恶是非、仁不仁这些概念 。
这个虚无之道永恒存在,天地万物在它那里就跟草扎的狗一样,都是自在自为的,与这个大道本体扯不上什么关系,因此也谈不上仁不仁这些东西 。道虽贯通一切,但这个道是虚无之道,它自身是没有实体的 。所以道不会判断是非、善恶、美丑、好坏、仁不仁 。道没有这些概念 。所谓仁不仁,都是人类用来判断是非的概念 。对于本来无言的虚无大道来说,这些概念是不存在的 。
“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也不是说圣人心狠,把老百姓看成草狗一样不值一提 。不是这个意思 。老子说的圣人是指悟道的觉者 。在悟道的圣人看来,世间万物都是平等的 。所谓仁与不仁这种二元相对的概念认知,在悟道的圣人看来是不够圆满的 。悟道觉者看百姓和草狗都是一样的,都是自为自在的,自生自灭的 。就像天地看万物如草狗,圣人看百姓也如草狗 。
天地不对万物负责,圣人也不为百姓负责 。就是这个意思 。老子反复强调这个道是虚无之道,所以要大家守虚静 。“多言数穷,不若守于中 。”辩论仁与不仁这些东西在老子看来都属于“多言数穷”,这里的“数”通“速”,意思就是道理讲得越多,气数衰竭的越快 。守于中就是守虚静 。中指的是虚无之道 。老子这个说法其实就是要消除二元相对的认知,而不是说天地、圣人缺乏仁爱之心,否则他就不会说:“夫天道无亲,恒与善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