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H轰炸机亮相,轰6h( 五 )


●过去就是过去 。云淡了风轻,回头再看世上轰炸机发展之路,作为重要空中力量存在,威慑也无声,竞相发展也有年,是国之重器,利器,对改变作战样式,发生了积极而重大的推动,乃致对国家战略的改变,亦有积极影响,所以,它就不是可有可无的装备,而是必须操之在手的 。普京总统这样看,抗议一万次,不如远程轰炸机的翅膀摇一摇,他是对的 。
一架出动的威力,即可以毁灭几个上百万人口的城市,一般说来,象这样的城市,除了中印,都没有几个,这就是一种结结实实的能力 。从凌空轰炸,头顶攻击,发展至隐身攻击,大国都没停下脚步 。过去能听见响动,远远地呼啸而来,现在却变得如影随形,无处不在,随时而来,威慑力更大,只有自己实现了装备,才能真正构成力量的平衡,没准我们也可以 。
如果一架战机的作战半径是1000公里,那么战机在战场能滞留多长时间呢?
一架飞机的最大作战半径是指飞机在加满内油后不依靠空中加油的情况下,所能飞往最远的空域,并且能够支持作战一段时间后安全返回的最大距离 。而这个作战时间一般都在半小时左右,因此战斗机的作战半径如果是1000千米,那么最大航程就肯定超越2000千米,甚至接近3000千米 。例如歼16的最大航程接近4000千米,但是作战半径只有1500千米,这里就是预留了约1000千米航程的油量用于在战区进行机动作战 。
(美军两型主力舰载机作战半径)那么1000千米的油量能够支撑多久的作战呢呢?以苏27为例,其高空最大速度为2.35马赫(2500千米/小时),如果以这个速度飞行,大概只能维持24分钟,如果以0.8马赫(980千米/小时)的速度巡航,那么则可以支撑1个小时 。考虑到战斗机在战斗中高速与低速肯定是会交替使用的,因此我们打个对折,1000千米的油量最少也足以支撑战斗机30分钟的作战时间,这也与我们之前说明的时间基本吻合 。
(苏27战斗机)那么40分钟时间够用吗?当然够用,如果只是发动对地攻击,那么直接用光电吊舱瞄准,然后释放出精确制导导弹就行了 。要是扔自由落体炸弹,那么飞到目标上空,按一下解脱按钮就行了,需要的时间更短 。大多数的对地攻击战斗机和轰炸机就是这样的作战模式,所以在计算轰炸机的作战半径时,直接用航程除以2就行了,因为轰炸机的作战就是防区外发射巡航导弹或者目标上空秒投炸弹,根本不需要什么战场滞空时间,打完就跑才是王道 。
那么如果是战斗机之间的空中对决呢?空战就就比较麻烦,需要开启相控阵雷达寻找对手,找到之后还要进入射程范围内使用火控雷达进行照射锁定,然后才能发射空空导弹进行攻击 。在这期间,双方会利用自己的隐身能力以及使用各种高大上的诸如眼镜蛇机动、落叶漂之类的机动动作来规避对方的探测和攻击,虽然是远距离的超视距作战,但是紧张刺激的程度丝毫不亚于螺旋桨时代的近距离狗斗!(超级眼镜蛇机动)这种远距离的躲猫猫似的攻守对决,比拼的是谁的雷达看的远,导弹射的远,隐身能力更强,但是其实也持续不了多久,因为一旦被雷达和隐身能力优势一方搜索并锁定,只要空空导弹发射出去,战斗机就基本上GG了,战斗也就宣告结束 。
这种远距离空战也就是在几分钟乃至于十几分钟之间就结束了,因此40分钟的滞空时间也绰绰有余了 。那么一架战斗机的作战半径是1000千米,但是作战目标区却在2000千米之外,那该如何是好?这就需要通过额外手段来提高战斗机的航程,以求不仅能够飞到作战区,而且能够确保足够的滞空作战时间,这种额外手段主要有两种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