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利率管理工作,对利率管理工作的建议( 二 )


目前除了商业银行的大额存单(20万元起存)允许有靠档计息外,其余的产品理论上均不允许有靠档计息功能,靠档计息功能违背了《储蓄管理条例》,所以必须整改 。PS:靠档计息,指的是按照你最接近的存期计算利息,比如你定存了2年,在满1年时因为有特殊情况需要提前支取,如果具有靠档计息的功能,就是按照一年期的定期利率计息,而不是按照活期计息 。
可以预见的是,民营银行以及地方小银行的靠档计息产品以及创新型存款产品都将不复存在,比如以往民营银行的“当日”系类产品(创新型存款产品),提前支取的利率甚至比靠档计息的利率更高,再比如很多人所熟悉的分段计息的智能型存款 。央行为什么要规范此类存款行为,主要是因为此类存款“创新”产品不仅对一般性存款造成不利竞争冲击,也会进一步增加商业银行的负债成本(银行的揽储成本增加) 。
而且考虑到互联网带来巨大流量,存款“创新”产品的快速扩张或将放大流动性压力,引发金融体系的不稳定 。2、中国人民银行指导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加强存款利率自律管理,并将结构性存款保底收益率纳入自律管理范围 。虽然说理论上自2015年10月24日起,央行就不再对商业银行的存款利率进行限制,但是为了预防商业银行的恶意竞争,造成揽储成本大增,后续央行又指导各地成立了利率自律协会,规定存款利率上浮比例原则上不超过50%,这也是我们在全国性银行里看到的定期存款利率普遍不会高于4.125%的原因(目前最高的三年期基准利率为2.75%,上浮50%即4.125%,五年期基准央行已经取消了),如下图所示,在中行就是800万元起存的大额存单,利率都没突破4.125% 。
不过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虽然说直接的定存利率不能超过基准上浮50%,很多银行却通过结构性存款来突破这个限制,结构性存款是指商业银行吸收的嵌入金融衍生产品的存款 。此前,结构性存款未受自律机制关于存款利率上浮比例的限制,很多商业银行引导客户购买结构性存款,并给以一个保底的固定收益利率,这其实是变相的突破限制,成为一种假的“结构性存款”(结构性存款本身不应该承诺固定收益率的),此次将结构性存款的保底收益率纳入自律管理范围,是进一步约束高息揽储行为,扎紧监管之篱 。
【如何做好利率管理工作,对利率管理工作的建议】3、中国人民银行将存款类金融机构执行存款利率管理规定和自律要求情况纳入宏观审慎评估(MPA),同时指导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将上述情况纳入金融机构合格审慎评估 。宏观审慎评估体系(MPA)是央行于2015年底提出的、用于季末对银行全部资产进行考核的打分体系,又称广义信贷类考核 。这个考核涉及到对银行的评价分类,不同的类别的银行次年需要缴存央行的存款准备金率不一样,评级越低,缴纳的越高,商业银行可用于放贷的资金越少;反之评级越高,缴纳的越少,商业银行可用于放贷的资金越多 。
所以纳入这个考核就是要威慑商业银行不得随意提高存款利率 。总结可以预计的是未来高息的产品以及各类创新型的智能存款产品将不复存在,银行的存款利率会跌入一个低谷,其实这些规定都是为了降低银行的揽储成本,而银行的揽储成本本身关系着放贷利率的高低(银行的利润主要来源为息差),控制住存款的源头,降低银行的揽储成本,缓解银行负债端压力,银行才有可能降低贷款利率,从而确保降低实体融资成本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