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止军事训练伤,军事训练伤的发生与预防.doc( 四 )


印度军队配备全身盔甲,全重20斤可防石头砸,防棍棒,如何评价?
印度军队的这种盔甲并非是现在才配备,它们早几年前就有了,印度社会并不稳定,警察、军队经常去搞所谓的镇压,因此,印度就研究了全身防护的盔甲 。这种盔甲自然能够抵抗石头、棍棒的打击,但缺点也明显,并不适合高强度的对抗使用 。印度这套盔甲是反恐、执法使用的,军警占有绝对优势,并且本身就有一种震慑作用,印度社会的暴力分子毕竟是害怕印度军警的,穿上这身行头主要是防止遇到抵抗时受到伤害,但类似边境冲突就不一样了 。
首先,印度如果穿戴这身盔甲来挑衅,太明显了,也太猖狂了,必然会出现反制手段 。这身盔甲虽然保护了全身,但也造成行动不方便,重量据说有20多斤重,这个重量看似不多,但是,一旦进入激烈的对抗,推推搡搡的,体力消耗很大,身上多一公斤的重量都觉得累 。这副盔甲的头盔也影响视线,虽然身体大部分位置被包裹了,但身体的灵活性也差了,找准暴露部位来上一下照样疼 。
更重要的是穿戴这套设备后,运动速度也会慢,闪展腾挪肯定是做不到了,坚持不了多久就没力气了,一旦倒地爬起来都慢腾腾的,对准没有盔甲的部位照样打 。反恐、反暴力和边境冲突性质是两码事,穿戴这身盔甲上阵去挑衅,目的就清楚了,就是来打架的,只会刺激对手更加愤怒,下手更狠 。打不过了,开始玩这套,迎接印度士兵的可就不一定是石头、棍棒了,有很多办法,冷兵器比热兵器丰富的多,关键是印度的对手聪明的多,对付这套盔甲并不难 。
印度士兵本身就缺乏耐力,在穿戴二十多斤的笨重盔甲,在复杂的地形上能有多少耐力,看似抗揍了,但也限制了灵活性,同时也会消耗体力,估计拿绳子套住也容易,网兜更好 。其实,为了能够保持身体灵活,更喜欢赤膊上阵,穿戴越轻松越好 。穿戴盔甲,而且还是全身的,这种打扮不是来打架的,是准备挨打的 。关键是也跑不快了,印度士兵特别爱逃跑,估计都得被抓住 。
其实,印度虽然是一个人口大国,但印度缺乏尚武精神,从他们喜欢练瑜伽也能看出来,士兵训练动嘴比动武多,喜欢搞一些花里胡哨的东西,印度的传统武术也就是卡拉里帕亚特,这也是相对出点名的,也有棍棒等套路,不过,都注重仪式性,搞的挺神秘,实际越来越花哨了,而且并不普及 。单兵冷兵器对抗或者的徒手对抗也是一个传承,印度军队缺乏这种风格 。
依靠盔甲无疑是一个被动措施,也是印度军队、警察在处理暴力事件中经常遇到后,采取的应对手段,本身就说明,如果军队用这个来应对边境冲突事件,就太不要脸了,也说明印度军队武功不好 。印度的这套盔甲本身是给军警应对暴力事件使用,能够抵挡投掷石块等东西,能够抗击棍棒打击,穿戴后利用排列的阵型驱散人群,干这个好使 。
上百上千人打仗冲锋时,机枪手或后面的人如何避免伤害冲在前面的战友?
谢邀,我是兵说,我来回答,欢迎关注 。在大部分战争片中,我们都会发现这样的镜头:随着一声进攻命令一下,成百上千的士兵向前冲锋,后方还有机枪扫射和炮火支援,场面“异常混乱” 。那么问题来了,战友冲在前面,机枪在后面射击,难道不会误伤队友吗?在战场上,机枪的主要作用是对对手进行火力压制,所以机枪的位置就显得格外重要了,在战前指挥官都会选择合适的位置布置机枪阵地,视野比较开阔、很隐蔽的制高点就是不错的选择 。
而且一个机枪阵地还会有专门的观测员对战场形势进行观察,以便更好得锁定目标 。这样一来,后方的火力支援与步兵的进攻路线就会有一定的角度,就可以避免误伤 。其次,士兵进攻是要讲究战术的,如果一窝蜂的往前冲,那岂不是成敌人的活靶子?所以进攻时指挥官会尽力降低兵力分布密度,士兵之间至少相隔二十米 。我国士兵进攻时一般使用“三三制”,即将部队分成若干战斗小组,密切协同,交替掩护,层层推进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