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戊戌变法,戊戌变法结局如何( 三 )


这种制度可以追溯到完颜金朝时期的猛安谋克制度、元朝时期的千户制度以及骑兵作战传统的左右翼战略思想 。即将整个族群实行军事化管理 , 实现整个族群的军事化和权力的集中化 。在当时满族人口偏少 , 兵力不足的情况下 , 八旗制度的建立有利于吸纳蒙古、汉军等新加入的力量 , 同时便于将这些力量进行整训改编 。实际上这个时候 , 部分满族士兵军官化了 , 基层士兵或者说主攻部队往往以蒙古、汉军为主 。
入关后八旗体制得以保留 , 八旗渐渐演变成一个军事化贵族集团 , 和科举制度下的士大夫封建官僚制度同时存在于清朝权力结构中 。从这个角度来说 , 清朝是一个二元制官员选拔结构的王朝 。其行政结构也是二元的——在汉族等定居民族地区施行行省制度 。在东北—内外蒙—新疆的广大地区 , 实行将军制度 , 设立理藩院管理广大边疆地区的“藩部” 。
在清朝前中期 , 这种二元甚至是多元制度是合理的 , “因地制宜”的 。但是随着世界形势的变化 , 新的对手出现了 。有外国学者把清朝在17—18世纪的扩张与欧洲在同时期的殖民扩张看成同时期同一类型扩张 , 这种说法显然片面 。但不管怎么说 , 清朝前中期的扩张与对多民族国家的整合是成功的 。与此同时 , 八旗制度开始失效 。八旗制度限制了制度内人员正常的生产生活 , 使得八旗族群彻底脱离生产 , 并形成了孤岛式的、封闭的、碎片化的生活环境 , 这也使八旗族群彻底贵族化 。
比如太原驻防八旗 , 终日打架斗殴 , 欺负民人 。当地政府官员头疼又不能管理 , 太原八旗也被太原民人称为“太原的梁山泊” 。另外 , 定居化的城市、城防驻守生活使得八旗族群脱离了原有的游猎生产生活 , 无法再保持骑兵技战术水平 。八旗族群的战斗力直线下降 。因为涉及国本 , 八旗改革又十分困难 , 导致八旗武力衰退 , 越来越成为文官的储备力量 。
【如何戊戌变法,戊戌变法结局如何】清朝处于防范目的 , 遏制利于广泛普及的新式武器的使用 。比如燧发火枪 , 虽然很早出现 , 但仅仅限于宫廷打猎时使用 。有官员奏请将武举考试中刀剑改为火枪射击 , 这无疑会促进新式武器的使用 , 可是被清朝皇帝制止 , 改为考弓箭射击 。新式武器不能普及 , 导致了新式武器及相关领域研究的全面落后 。清朝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调集蒙古马队正面冲击英法联军 , 英法联军以康格里夫火箭弹回击 , 火箭冒着烟雾呼啸而来 , 蒙古战马受惊 , 队不成队 , 军不成军 , 全体覆没 。
鸦片战争、二次鸦片战争战败后 , 清朝面对的是满洲蒙古不堪再用的危亡局面 。老办法不灵了 , 三千年未有之变局出现 。为了挽救自身统治 , 清朝开始“中体西用”的洋务运动 。隶属于总理衙门的、新组建的大清海关为清朝带来大量的财政收入 。清朝将财政收入投入到武器装备升级中 , 发展出近代军事工业 。虽然损失了一些北方边境领土 , 但也算勉强渡过了边疆危机 。
横向比较 , 与清朝同时期的奥斯曼土耳其与莫卧儿帝国 , 一个损失了一半以上的领土 , 一个彻底沦为殖民地 。但是 , 清朝的顶层依旧是封建制度的 , 咸丰皇帝时期湘军的解散 , 侧面体现了清朝对新式军队的不信任与临时抱佛脚的心态 。清朝买了西方的军舰组建了水师 , 却无法精心维护升级 , 最终落后于明治维新的日本 。19世纪的日俄与英法不同 , 英法对清朝的战争为得主要是维持贸易优势 , 从中国赚到钱是第一位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