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戊戌变法,戊戌变法结局如何( 四 )


他们满足于清朝对中国的统治 。19世纪的日俄则看中了中国的领土 , 要吞并、灭亡中国 。尤其是刚刚崛起的日本 , 自身实力较弱 , 所以全面发力 , 与清朝争夺朝鲜 。这里应该指出 , 有观点认为——因为当时沙俄也想控制朝鲜 , 所以日本争取对朝鲜的控制 , 也有对抗俄罗斯的潜层意图 。但由于当时朝鲜被清朝实际控制 , 所以战争表相为日本和清朝的战争 。
甲午战争十年后 , 日本击败沙俄 , 完成了在东北亚优势地位的确立 。当然 , 这种观点对错尚有争论 。甲午战争是日本维新后进行的第一场对外战争 , 虽然现在日本描述的很轻松 , 但实际上是日本倾全国之力准备的战争 。对日本来说 , 是一场拼国运的全面战争 。打输了日本明治维新就失败了 , 日本有可能与清朝签订不平等条约(日本当时和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 和清朝一样没有自主关税权 , 其实也有半殖民地化的危险) 。
而横向比较——中法战争中法国远征军作战不利 , 不过是谈判中没有占大便宜 , 促使法国内阁倒台而已 。两相比较 , 严重程度绝不是一个层级 。全面战争是“水桶原理”的体现 , 交战双方在全面战争中拼尽全力 , 非死即生 。在这个较量中 , 一丝一毫的弱点都会被放大 , 成为失败的因素 。简单地说 , 清朝在用一支地方部队(淮军—北洋体系)对抗日本举国之兵 。
李鸿章曾说自己“以北洋一隅之力 , 博倭人全国之师” 。而且就是这一支地方部队 , 实际上也是不愿意对日作战的 。避战保存实力的思想十分严重 , 主观上并不认同这场战争的必要性 , 大部分官兵不愿意为清廷出力 , 邓世昌那样的勇猛将领并不占多数 。加上李鸿章先期战略判断失误 , 认为日本忌惮清朝国力 , 不会主动进攻 , 后来又寄希望于国际干涉 , 最终导致误判 , 全盘失败 。
甲午战败 , 失去朝鲜、割让台湾 。最关键的是清朝的发源地东北险些丢失 , 证明了洋务运动作用有限 。这最终逼迫清朝试图完成第二次体制转向 , 向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时期的主流制度——君主立宪制转向 。具体表现为1898年的戊戌变法和1906年的预备立宪 。光绪皇帝在甲午战争中是主战派 。根据英国领事个人回忆(不是信史) , 战前光绪皇帝曾质问军机大臣、醴亲王世铎 , 对日本作战准备的怎么样?没想到世铎推诿 , 说这是庆亲王奕劻的职责 。
光绪转而询问庆亲王 , 庆亲王却说清朝准备不足 。最终导致光绪大怒 , 摔了茶杯 。光绪皇帝在晚清政治中的面目十分复杂 。从某种程度上讲 , 光绪和明朝末代皇帝崇祯十分相似 , 都有强烈的救亡图存的意图 , 但都没有能力也没有机会改变形势 。甚至他们俩去世的年龄都差不多——崇祯上吊时33岁 , 光绪被慈禧毒害时38岁 , 都是英年早逝 。
戊戌变法时光绪已经27岁 , 慈禧这个年纪已经发动辛酉政变登上了权力核心 。1898年时光绪已经亲政9年 , 却处处受到慈禧的控制 , 因此有借助改革夺回权力的想法 。这一点 , 老谋深算的慈禧岂能不知?从血缘上看 , 光绪不是慈禧的直系亲属 , 两个人没有多深的感情 , 况且早被封建权力争夺搞得面目全非 。地方上看 , 不少开明知识分子与官僚也有改革要求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