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文轩如何评价草房子,读曹文轩搭的草房子( 二 )


长大之后我才知道,《草房子》不但是写给儿童的小说,更是写给灵魂渴望回归纯真的成人 。作者在不厚的一本书里,借助几个孩子的形象,寄寓了对人生的深沉思考 。这种思考,可以让孩童时期的我莫名地忧伤,也可以让已经长大的我重新回忆起关于童年、甚至关于内心隐秘角落里的种种心境,也许连我自己都不清楚为什么会有这些心境,或者它们已经在长久的年月中几乎被我遗忘于风中,但它们却被一个素未谋面的作者时隔经年精准地描述了出来,让我不由得惊叹 。
要写《草房子》的故事简介是很困难的,因为它不像其他故事小说,它没有一条很明确的故事主线,甚至没有一个固定的主人公 。也许桑桑算是,因为他出场的次数最多,故事也是以他作结的 。但实际上,他更多时候只是作为一个旁观者,看着身边的人在他面前上演种种悲欢离合 。如果小说的类型划分得再仔细些,我认为《草房子》大概可以称为“散文小说”,形散而神不散 。
作者似乎只是信手描绘出了一个叫油麻地的村庄的众生相,谁都有自己的一段故事,谁都有可能进入作者的笔端,成为这个章节的主人公 。然而在众多的人物线索背后,作者是有自己的追问和求索的,那就是这部小说的“神” 。关于这个“神”为何,也许每个人都会自己的答案,而我认为,应该是对人的灵魂成长足迹的追寻 。然而难能可贵的是,曹文轩并没有将这种追寻流于表面的说教和灌输,而是通过塑造性格各异的人物形象,来完成自己的追问,我认为这正是《草房子》的最大价值所在 。
在这种追寻中,作者和读者是平等的,他们处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并共同叩问生活的真谛,不存在居高临下的训斥和规训,这也是让读者——无论是哪个年龄层的——感到亲切的原因 。书中的精华,无疑是一个个活灵活现的儿童形象 。特别之处在于,作者在描写他们时,采用的是近乎白描的手法,虽然叙述视角灵活多变,但叙述者显然是有意识地自我约束,隐藏幕后,只负责讲述故事,决不跳出来直接评论人物行为,将作者对读者的干预降至最低 。
这个特点,突出表现在了对儿童的心理描写上 。作者在这里采取的是“冰山理论”的叙述手法,每个儿童的心理变化背后,都是有着极为丰富的心理学内蕴的,但作者只让它露出了冰山一角 。儿童的情绪是很敏感多变的,作者敏锐而准确地抓住了这种多变性,但他不会直接阐述情绪变化的原因 。小说中有相当多的描述都是“他并不清楚自己为什么要……,只是觉得这时候就应该要……”,这就是儿童心理的直观性和难以解释性 。
这种只描述而不解释的做法,无形中拉近了读者和人物的距离,让读者和人物共同成长,并随着人物的喜怒哀乐而起伏 。同时,就如国画一般,“不解释”为人物的解读留下了余韵无穷的空白,每个读者都能对人物形象有不同的理解 。而在我看来,书中的几个儿童的形象,代表的是人的灵魂在成长过程中需要完善的不同方面,下面试着逐个分析 。
1. 秃鹤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会因为自身的一些特点甚至是缺陷而变得格外敏感 。秃鹤的故事无疑就是对这种敏感情绪的最好展现 。一开始,秃鹤发现自己的秃头在孩子当中是特别的,于是他就利用这一点为自己谋利,具体做法就是让那些想摸他头的孩子给他好处,以换取摸头机会 。这道理就如儿童通过哭等方式获取成人的关爱一样,是儿童的趋利性和观察力决定的 。
然而随后,秃鹤开始在意起自己的秃头来,并想努力掩盖这个明显的差异 。对于这个心理转变,作者同样采取不解释的方法,只是简单地说:“秃鹤读三年级时,偶然地,好像是在一个早晨,他对自己的秃头在意起来了 。”看似没头没脑,但又非常符合我们的生活体验,尤其是儿童的生活体验 。我们有时候在意一件事,似乎也是情不知其所起,没有任何征兆,也没有任何理由,带有很强的偶然性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