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志异中婴宁的形象意义,婴宁的形象有什么意义

在开篇的一段故事中,婴宁纯洁开朗的形象已经塑造出来了 。蒲松龄是偏爱婴宁的,在他创造的众多花妖鬼狐中,唯独婴宁被称为“我婴宁” 。婴宁是真不知道所谓的“睡觉”有多复杂的含义,只是觉得表哥真是搞笑 。吴妈是正常的世俗妇女形象,而婴宁却是一个脱离世俗的单纯孩子 。
为何说《聊斋》里的《婴宁》是男人心中最爱的类型?

聊斋志异中婴宁的形象意义,婴宁的形象有什么意义


因为《婴宁》就是按照男人的审美标准塑造的,肯定是男人心中最爱的类型 。首先我们要知道蒲松龄是个屡试不中的落魄书生,自诩高才却无伯乐,现实中失意遂寄情于鬼怪文章 。《聊斋志异》中写书生和美狐很多,甚至故事情节也多有相似,究其原因是因为作者把书生作为自己的映照,里面的书生大多才华绝伦,境遇非凡 。这也是作者希望在自己笔下的虚拟世界中得到一丝精神的慰藉 。
蒲松龄在《婴宁》一篇,用了“我婴宁”三字,偏爱婴宁的程度可见一斑 。而作为一个奉行孔孟之道的儒生,蒲松龄对女性的态度是很传统的,他笔下的女性“虽为花妖狐媚,但多具人情”,这个“人情”是作者主观赋予上去的,所以婴宁这一形象完全能够迎合男性审美也不足为奇了 。我们来看下婴宁有哪些特质 。姿色出尘,爱花成痴书中对婴宁的描述是“容华绝代,笑容可掬”,绝代到什么程度呢?男主角王子服看一眼就痴了傻了,目光再也挪不开了,回家之后“神魂丧失”,“不语亦不食”,为此大病一场 。
而且书中婴宁又总是和花一起出现:“一女郎由东而西,执杏花一朵,俯首自簪,举头见生,遂不复簪,含笑拈花而入”美人娟娟花灼灼,名花倾国两相欢,美人和花朵互相映衬,人比花娇,花喻人貌,符合男性对美女姿容的终极幻想 。极爱笑,有着不被世俗沾染的天真书中用重笔写了婴宁之笑:“户外嗤嗤笑不已,婢推之以入,犹掩其口,笑不可遏”“女复笑,不可仰视”“女又大笑,顾婢曰:‘视碧桃开未?’遽起,以袖掩口,细碎连步而出 。
至门外,笑声始纵”各种各样的笑,天真烂漫,活泼可人 。而且想笑就笑,一片娇憨惹人怜 。哪里有婴宁,哪里就荡漾着欢声笑语 。古来文学作品中,哭得最美的是林黛玉,笑得最美的是婴宁 。婴宁不但爱笑,而且不染尘俗,于世事上如同白纸一般纯真 。王子服在对婴宁剖白心迹时,二人的对话让人抚卷大笑,恨不得拍桌大赞蒲松龄之妙!生俟其笑歇,乃出袖中花示之 。
女接之曰:“枯矣 。何留之?”曰:“此上元妹子所遗,故存之 。”问:“存之何意?”曰:“以示相爱不忘也 。自上元相遇,凝思成疾,自分化为异物;不图得见颜色,幸垂怜悯 。”女曰:“此大细事,至戚何所靳惜?待兄行时,园中花,当唤老奴来,折一巨捆负送之 。”王子服拿出二人初见时婴宁遗落的梅花,以表达自己对婴宁“恁时相见已留心”,而婴宁说,这枯了的花什么稀罕的,等你走了我送你一大捆!生曰:“妹子痴耶?”女曰:“何便是痴?”生曰:“我非爱花,爱拈花之人耳 。
”女曰:“葭莩之情,爱何待言 。”生曰:“我所谓爱,非瓜葛之爱,乃夫妻之爱 。”女曰:“有以异乎?”曰:“夜共枕席耳 。”女俯思良久,曰:“我不惯与生人睡 。”王子服无奈只能捅破窗户纸说我不是爱花,我是爱你,我对你是“夫妻之爱” 。婴宁还是不明白,王子服只能再次解释“夫妻之爱就是夜里同席共枕”,结果婴宁回答“我不习惯和生人睡” 。
书生绝倒,读者亦绝倒!孝顺守节婴宁唯一一次哭,是他向丈夫王子服说出身世 。她的生母是狐狸,临终前把她托付给鬼母抚养,十几年相依为命 。她求王子服重新安葬一下母亲 。二人此后每年寒食都去祭拜 。文中还写了一件事,邻家有个好色之徒觊觎婴宁美貌,此时婴宁已是王子服之妇,于是她施术法惩戒好色邻人 。一个美貌女子,心思赤纯,不忘母亲生育之恩,也坚守女子贞洁之德,男人都会倾慕吧!愿为爱人做出改变婴宁的笑给王子服带来了麻烦,王子服母亲有些不喜,告诉婴宁说“人罔不笑,但须有时”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