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窑炉?秦汉砖瓦窑炉的类型与结构特点( 六 )


在样本分布态势与形制间的关联上,从图一一可以看出,不同形制的烟室窑炉在图中的分布基本无规律可言 。不过,由于烟室窑炉的样本数总体偏少,划分至各个形制后数量更少,因此,尚难据此来对其构筑技术规范做出更为客观的推论 。

什么是窑炉?秦汉砖瓦窑炉的类型与结构特点


图一二为按出土地区划分的秦汉烟室系统半倒焰窑各部位面积及比值关系散点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来自不同地区的样本在图中交叉分布,分布态势与地域未见有明显关联 。
四、讨论与结论
(一)砖瓦窑炉的烧造量
在窑炉尺寸上,秦汉时期的升焰式室形窑和半倒焰窑窑床面积均值分别为6.033和5.105m2,周代这两类窑炉窑床面积均值则分别为2.752和4.544m2[17],说明较之周代而言,秦汉砖瓦窑的单窑产量有所增加 。由于绝大多数窑炉的窑顶都已无存,无法计算窑炉的烧成室(即窑床上部空间)容积 。如假设周代和秦汉这两类窑炉的窑顶高度相同,那秦汉升焰式室形窑和半倒焰窑的烧成室容积分别大致为周代同类窑的2.192和1.123倍 。结合秦汉时期砖瓦窑炉数量剧增的现象,可以反映出秦汉时期砖瓦应用更为广泛,市场对砖瓦材料的需求明显增加 。
周代之时,砖瓦材料的应用尚不广泛 。考古发掘表明,周代砖瓦主要用于一些重要城址、宫殿建筑特别是周王室、诸侯国都城等的营建,如周原和周公庙遗址[18]、洛阳东周王城遗址[19]、晋都新田遗址[20]、楚都纪南城遗址[21]、郑韩故城遗址[22]、中山国灵寿城遗址[23]、秦雍城遗址[24]等,在地方建筑以及墓葬上的应用有限 。在这种情况下,周代砖瓦窑炉发现数量少且窑炉尺寸相对较小也就不难理解 。相比之下,秦汉时期,砖瓦材料的应用范围大为拓展,不仅用于都城、宫殿建筑[25],在地方建筑和墓葬上也已得到较广泛的应用[26] 。因此,秦汉时期对砖瓦的需求量大大增加,相应的砖瓦窑炉数量也剧增,而窑炉的尺寸也相应增大、单窑产量提高,以更好地满足市场之需 。
(二)砖瓦窑炉的构筑技术规范与区域间技术交流
秦汉时期,砖瓦窑的构筑大都遵循一定的技术规范,以满足制品在烧成时对能量的需求 。
秦汉升焰式室形窑火膛与窑床面积呈现出明显的正相关性,即火膛面积随窑床面积的增大而增大 。与周代相比,秦汉升焰式室形窑的火膛与窑床面积间的相关性显著增强,表明虽然这类窑炉在秦汉时期的应用大为减少,但其构筑时所遵循的技术规范却更为严格、统一 。
半倒焰窑是秦汉时期最主要的砖瓦窑炉类型 。这一类型的窑炉在周代即已应用,但周代此类窑炉的排烟系统以单烟道为主,多烟道仅占很小比重 。相比之下,秦汉单烟道半倒焰窑基本继承了周代同类窑炉的构筑技术,均遵循随着窑床面积增大,火膛与烟道面积也同时增大的原则 。不过,秦汉单烟道半倒焰窑的火膛与窑床和烟道面积间的相关性更为明显,表明此时单烟道窑炉的构筑技术更加规范 。
周代多烟道和汇合烟道窑炉发现很少,且出现较晚,在战国中晚期方才应用[27];秦汉时期这两种排烟系统的窑炉已成为主流[28] 。同单烟道窑炉相同,大部分多烟道和汇合烟道窑炉在火膛、烟道面积与窑床面积间的关系上也表现出较明显的正相关性 。但多烟道和汇合烟道窑炉毕竟在形式上有所不同,分别采用这两种排烟系统的窑炉在某方面也存在有一定差异,多数汇合烟道窑炉在窑床面积与烟道/火膛比值关系上呈现负相关性,多烟道窑炉的此种相关性则不明显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