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的概念是什么?
【税收的形式特征是什么,中国税收的最早形式是什么】税收是国家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凭借公共权力,按照法律所规定的标准和程序,参与国民收入分配,强制地、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方式 。马克思指出:“赋税是政府机器的经济基础,而不是其他任何东西 。”“国家存在的经济体现就是捐税” 。恩格斯指出:“为了维持这种公共权力,就需要公民缴纳费用——捐税 。”19世纪美国大法官霍尔姆斯说:“税收是我们为文明社会付出的代价 。
”这些都说明了税收对于国家经济生活和社会文明的重要作用 。对税收的内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一、国家征税的目的是为了满足社会成员获得公共产品的需要;二、国家征税凭借的是公共权力(政治权力) 。税收征收的主体只能是代表社会全体成员行使公共权力的政府,其他任何社会组织或个人是无权征税的 。与公共权力相对应的必然是政府管理社会和为民众提供公共产品的义务;三、税收是国家筹集财政收入的主要方式;四、税收必须借助法律形式进行 。
谈谈中国古代的赋税制度的变革有什么特点?
1.春秋初税亩:从春秋末齐国管仲的“相地而衰征” 、鲁国开始实行“初税亩” 。规定不论公田(井田)和私田,一律按实际亩数征税 。这是我国征收土地税的开始 。它承认私田合法,这就承认了私田主人对土地的所有权 。标志着井田制的瓦解 。是我国征收土地税的开始 。2.秦汉赋税:编户制度 。政府把农民编入户籍(称为编户),实行按编户征收租赋和征收徭役、兵役的制度 。
我国封建社会完整的赋税徭役制度正式形成 。是国家征收赋税和征发徭役、兵役的依据 。编户齐民是国家赋税的主要承担者,农民的负担有四项:田租(土地税)、算赋和口赋(人头税)、徭役、兵役 。3.北魏的租调徭役制 。孝文帝改革实行与均田制配套的租调制,受田农民,每年必须缴纳一定数量的租粟,调(户税)帛或麻,还必须服徭役和兵役 。
4.隋唐租庸调制 。从西晋至唐中叶,商品货币关系虽有所发展,但自然经济仍占绝对优势,各封建政权仍然使用租调这种赋税征收方式,有所变化的是隋唐在租调制的基础上开始征收“庸”,故又称“租庸调制” 。租庸调制开始实行于隋朝,唐朝进一步加以完善 。5.唐中后期两税法 。唐中叶产生的两税法是中国封建社会赋税制度的一大变革,它是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关系特别是土地(均田制)关系变化的产物 。
推荐阅读
- 三言二拍是什么小说的代表作品,《活着》是什么小说的代表作品
- 怎样提升英语学习兴趣,如何提高英语的学习兴趣
- 公司行政部工作计划7篇,物流公司行政管理对安保后勤的计划书怎么写
- 古人都用哪些植物造纸,植物的参考文献网站都有哪些
- 教师评职称的条件是什么,评职称的研讨课是什么
- 简历上的个人总结怎么写,计生方面毕业论文怎么写
- 关于无权代理的规定,第二类代理问题是什么
- 世界各民族文化的共性是什么,民族文化的核心是什么
- 惠普v3000笔记本,惠普的家用电脑V3000系列怎么样
- 海尔洗衣机,海尔洗衣机上的标准60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