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康德的崇高,康德的美学如何理解

这个问题实际上就是康德美学理论中的美感的共通感理论的浅析,也就是康德批判哲学的调和倾向的哲学思想的论证 。康德美学视野中的法制审美诠释概念 。,从哲学的角度去分析,马克思对康德美学哲理的继承与超越,充分体现和诠释了这一问题,而且,康德的三大批判和与柏拉图式思维节点的差异 。
如何能读懂康德?

如何理解康德的崇高,康德的美学如何理解


(康德)如何能读懂康德?请恕冒昧,需要先反问一句——干嘛非要读懂康德?如果是学业或工作需要,就多请教授业老师,多下苦工夫,别人恐怕帮不上忙;如果仅仅是喜欢,而且拦也拦不住,那就提以下仅供参考的建议—— 第一,通过别人的解读来读懂 。首先是黑格尔,算是康德的学生,他的哲学大厦是建立在康德哲学基石之上的 。
黑格尔在《哲学史讲演录》里,用很大篇幅解构了康德,阐述全面,分析深刻 。问题只在于,他的语言可能比康德更“晦涩”,逻辑更深奥 。其次是美国当代哲学家梯利,他写的《西方哲学史》很著名 。这本书的好处,是很通俗简洁地介绍西方一个个哲学家和派别,然后加以评论 。书里对康德的评介简繁适度,深刻中肯,很值得参考 。(罗素)再就是大名鼎鼎的罗素,个人认为,他的《西方哲学史》是难得的好书 。
罗素本人就是大数学家、大哲学家,关键在于他见解独到,语言灵动 。他对康德,包括对其他很多近现代哲学家的评论,都很可借鉴 。通过这几位的脑和笔,大可对康德有了基本参照,读懂他的书,难度会剧降 。第二,通过还原历史来读懂 。黑格尔有一句名言:什么是哲学,哲学就是哲学史 。这话很精辟,所有哲学都是哲学历史的产物,毫不例外;任何哲学,都处于特定的历史链条中,环环相扣 。
康德哲学就是这样 。西方近代哲学,是从笛卡尔发端的,他是祖师爷 。后来的两大哲学流派——经验主义和唯理主义,也皆由他开创 。包括笛卡尔在内的西方近代哲学家们,探讨的核心问题是人的思维和知识问题——思维能力的边界在哪里?知识何以可靠? 但是到了休谟,形势急转直下 。罗素说,休谟智商太高 。他对“归纳方法”的诘难,把经验主义推入了死胡同;其实,唯理主义也遇到了瓶颈——不解决方法问题,以前的讨论似乎都站不住脚了——因为休谟说,你们不告诉我所提出的问题如何解决,我只能得出不可知的结论——一切知识都不可靠 。
黑格尔对这种局面高呼——其中既有无奈又有兴奋——18世纪哲学发展成这样,该轮到德国哲学登场了! 罗素和梯利也赞成黑格尔的观点——康德哲学的出现是历史的必然 。从这种历史的观点看康德,应该比较容易读懂了 。第三,靠“不陷进去而是跳出来”读懂 。1770年前后,康德读到了休谟的《人类理解研究》,惊呼把他从“独断的噩梦”中唤醒了,于是“赤膊上阵”,大展拳脚 。
康德哲学里一大堆艰深的概念,一大套绕来绕去的逻辑,读康德,如果不是学业和专业所迫,千万别陷进去,反而要跳出来,提纲携领,紧把脉络 。1,康德被休谟“唤醒”后面临的问题 。梯利形容休谟之后的局面时说:“理智破坏性地批判了自己的能力,意志要求承认它的道德和宗教的价值,对此,现在哲学被迫作出回答”——局面确实尴尬的很 。
梯利说:此时,“康德承担了这个任务,力求公平地对待他那时代的各种思潮,诸如启蒙运动、经验主义,怀疑论和神秘主义 。” 康德所面临的哲学难题是——需要“一方面限制休谟的怀疑论,另一方面限制独断论;反驳和摧毁宿命论、无神论以及唯情论和迷信 。” 2,康德哲学必须另寻出发点和基石 。康德虽然敬佩休谟,但他不赞同也无法赞同休谟的观点——不然就还得呆在“死胡同”里——他只能也必须另外寻找出发点和立足的基石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