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治十年进士,……任吴桥,创里塾,农事毕,令民入塾,授以弟子规、小学内篇、圣谕广训诸书,岁尽始罢”《清史稿·劳乃宣传》为什么?因为这些务农的成年人因为没文化,所以非常容易做出一些跟政府法令相左的事情 。
如何行中庸之道?
“中庸之道”出自儒家经典著作《中庸》,《中庸》被列入四书五经,足见其文学和思想成就和对历代中国社会的影响,《中庸》原文之中,对中庸的定义如下:“喜怒衰乐之末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意思就是人的内心没有发生喜怒哀乐等等情绪时,称之为中 。发生喜怒哀乐等等情绪时,始终用中的状态来节制情绪,就是和 。
中的状态即内心不受任何情绪的影响、保持平静、安宁、祥和的状态,是天下万事万物的本来面目(基础) 。而始终保持和的状态,不受情绪的影响和左右(自我控制情绪,不让情绪失控,让情绪在一个合理的度里变化),则是天下最高明的道理 。这也是古人把中庸解释为不偏不倚的出处 。但这仅仅是后人诠释中庸之道的一个方面,古人言“圣人不动情”即内心不发生喜怒哀乐的情绪,始终是平静安宁祥和的状态,此为中的状态 。
动情时,也始终用平静安宁祥和的内心来控制情绪,不被情绪所牵引和左右,此即“真常须应物,应物要不迷”的修行目标和修行标准 。所以中庸之道的释义:指不偏不倚,折中调和的处世态度 。这其实是不全面的,中庸之道至少包含待人、做事和处世三个方面的态度 。不卑不亢、分寸适宜的待人态度,不疾不徐、稳扎稳打的做事态度也是其固有的内涵 。
中庸之道的理论中庸之道的理论基础是“天人合一 ”和“阴阳五行”,人立于天地之间,土居中,金木水火分列于四方 ,守中守正才是人的生存和发展的根本,这是中庸的起源,后来通常人们讲天人合一主要是从哲学上讲 , 大都从《 孟子 》的“ 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尽心》)讲起,而忽略中庸之道的天人合一,更忽视了天人合一的真实含义 。
天人合一的真实含义是合一于至诚、至善,达到“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 。故此,把中庸之道纯粹归为唯心学说是不科学的,它的本源是在唯物的基础之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的境界 。
“与天地参”是天人合一 。这才是《中庸》天人合一的真实含义 。因而《中庸》始于“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而终于“‘上天之载,无声无臭 。’至矣” 。这就是圣人所要达到的最高境界,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天人合一。天人合一的天是善良美好的天,天人合一的人是像善良美好的天那样善良美好的人,天人合一就是人们自觉修养所达到像美好善良的天一样造福于人类和自然理想境界 。
中庸之道既是中国古代哲学观点论,也是方法论,是理论和实践的统一 。出自儒家文化的《中庸》,中庸之道是人生的大道,事业成功、生活与健康的根本理论,基本包含三层理论:第一层理论:中不偏,庸不易 。是指人生不偏离,不变换自己的目标和主张 。这就是一个持之以恒的成功之道 。孔子有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
”第二层理论:指中正、平和 。人需要保持中正平和,如果失去中正、平和一定是喜、怒、哀、乐太过,治怒唯有乐,治过喜莫过礼,守礼的方法在于敬 。只要保持一颗敬重或者敬畏的心,中正、平和就得以长存,人的健康就得以保障 。第三层理论:中指好的意思,庸同用,中用的意思 。指人要拥有一技之长,做一个有用的人才;又指人要坚守自己的岗位,要在其位谋其职 。
推荐阅读
- 为什么与小学相比,初中的初为什么是两点
-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英语绘本教学,小学英语绘本课怎么上
- 深圳德风小学招聘电话是多少,龙华德风小学新校区部分建成交付使用
- 浅谈语文教学要在小学打好基础,小学语文如何打好基础论文
- 龙川县水贝小学怎么样,河源龙川县最新公交线路
- 小学德育论文范文,道德文明论文怎么写
- 新郑轩辕小学怎么样,新密市轩辕小学开展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
- 喜乐溪小学怎么样,重庆江北今年将建10所中小学
- 范湖小学校长叫什么名,襄城县康封中心小学送教上门
- 探讨音乐游戏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应用,一般小学音乐课怎么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