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利|中海的定力,从何而来?

如果用一个词来描述2021年地产行业整体状态,那一定是“焦虑”,而焦虑的背后是我们曾经熟悉的东西变了,大多数却还没准备好。
一是地产行业底层逻辑加速重构:行业总量见顶之下,规模不再万能,土地红利、杠杆红利不再;
二是房企间分化加剧:没有谁再绝对的安全,即便行业内那些大“船”,也被吹摇摇晃晃,而不少曾经的“黑马”更是处境艰难;
三是各方参与者都有些焦躁不安,都在探索和求变,试图重新找到自己是舒适区;
当然了,也有少部分是例外。这些房企虽然也在求变,但它们并不慌。
01
8月23日,中海发布2021年半年报。
先看几个关键指标:
一看经营:
营收:1078.8亿元,同比增长21.7%;
归母核心净利润:192.3亿元,规模行业遥遥领先,同比增长10.9%;
归母净利润率:19.3%,行业第一;
半年股本回报率:6.5%,行业领先;
资产负债率:60.2% ;净负债率:33.8%。处于行业最低区间;
平均融资成本:3.6%。行业最低区间;
期末持有现金:1174.3亿元,现金充裕度处于行业最高区间;
信用评级:惠誉A-、穆迪Baa1、标准普尔BBB+、联合AAA。行业最高 。
纵向和自己比,中海依然很稳!
横向和行业比,中海依然“很秀儿”!
二看销售:
半年报显示,1-6月,中海合约销售额2072亿,同比增加20.5%。虽然增速不及市场整体和百强房企均值增速,但中海的销售质量却是相当高的。
见下图,从全口径看,上半年,中海与第5名保利的差距达800亿,与第3名万科的差距达1500亿,与NO.1碧桂园的差距则达2200亿;
但从含金量更高的权益看,中海与5名融创的差距仅不到100亿,与第3名万科的差距不到400亿,与NO.1恒大的差距约1400亿。差距大幅缩小!
所以,若从有质量的销售看,中海现已具备问鼎前三的实力。
红利|中海的定力,从何而来?


三看土储:
数据显示,上半年,中海新增土地储备20宗,总购地金额513亿元,权益购地金额458亿元,新增货值1105亿元。
如何看待中海上半年的拿地规模呢?
其实可以用五个字:不多也不少。后面我们再做具体分析。
四看多元化:
2021年,中海商业板块业务迎来爆发,年内新入市商业项目预计达21个。
此外,上半年,中海在万亿蓝海——建材B2B供应链、数字科技、智慧新能源等多元化新赛道,也都取得了重要突破。
02
有人说,从中海的半年报里,看到了两个字:定力,也大致看懂了中国房地产的下半场。
那么,中海为何能保持定力呢?
我们先来看下今年年初,中海对大势的判断。
在3月份召开的2020年度业绩发布会上,中海管理层指出,“五大分化”将是房地产下半场主要特征:
市场分化:一二线及强三线城市将是主战场;
企业分化:房企“三道红线”、银行“两道红线”和土地供应“两集中”将进一步加速行业整合;
投资分化:财务稳健、资金优势明显的公司把握更多投资的机会;
管理分化:精细化、数字化管理能力强的企业将在竞争胜出;
产品力分化:好产品、好服务永远是赢得客户的关键;
那么,中海下此判断的大背景又是什么呢?
是行业底层逻辑的深刻变化。
一、市场空间日趋见顶,行业对规模的诉求从“求名”到“求实”,如不再牺牲利润换规模,转而追求高质量的增长。
二、市场从“全面行情”转为“结构性行情”,高能级城市和城市群,才是值得房企all in的未来。
这在今年上半年体现的尤为明显,中海董事局主席颜建国表示,市场分化在加剧,跟去年同比,从区域来看,长三角地区,粤港澳地区优越过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