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翠翠的爱情会以悲剧,沈从文为什么写湘西

黄永玉先生在《沈从文文集》开篇说道,沈从文写湘西风景,写距离,写节奏,写对比,精致,看起来多美,读起来多好听,想起来多么令人神往,人会和美丽联响起来,甚至培养出一种孤傲的欣赏力 。《湘西散记》《湘西》是沈从文两部杰出的散文集,它们均完成于上世纪30年代,真实地再现了那个时代湘西的面貌,代表了沈从文散文创作的最高成就 。
沈从文湘西题材小说的艺术成就是什么?

为什么翠翠的爱情会以悲剧,沈从文为什么写湘西


一、沈从文其人沈从文(1902年12月28日—1988年5月10日),男,原名沈岳焕,乳名茂林,字崇文,笔名休芸芸、甲辰、上官碧、璇若等,湖南凤凰人,中国著名作家、历史文物研究者 。1924年开始进行文学创作,撰写出版了《长河》、《边城》等小说 。创作风格二、沈从文的创作风格趋向浪漫主义,他要求小说的诗意效果,融写实、纪梦、象征于一体,语言格调古朴 。
三、湘西题材小说艺术特色首先是其强烈的抒情性,营造了小说浓郁的浪漫主义气息 。作品的诗意主题、清新明丽的湘西风光描绘、撩人情思的风俗风情展示及人物身上寄予的理想主义人性美,构成了浪漫主义的内涵 。作者正是因为反感于都市的污浊和“衣冠社会”人性的丑陋,才刻意倾心地描写湘西社会的安宁静谧纤尘不染,赞美湘西儿女们善良正直古朴天成的美好天性 。
作品要传达的是作者的衷心期待与善良愿望,因而也就具有了诗性气质 。而作品中人物共同具有的完美品格与人性,则闪现着理想主义的光彩 。小说里精致描摹的自然美景,也与人物的美好品性相映生辉:赛龙舟,摆渡船,提亲事,唱情歌等风俗风情既是实写,又洋溢着一派浑朴温情的韵致 。其次,小说自然流畅的情节构思如一江春水,万里无痕,却又依势赋形,将矛盾冲突弯曲盘旋得恰倒好处 。
作者对于情节的熟练把握,似一位丹青妙手,在画布上随意涂檫,每一段情节都是在势所必至时展开,于理所必然时收束,张弛有致,动静相宜 。作品的结尾采用了西洋小说中常见的开放式结构,以翠翠在白塔下渡口边守着渡船等待傩送归来作结,一句“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让无数读者心中留下永远的痛 。第三,小说的语言融合了方言、文言和古典白话小说的语式组合而成,具有一种独特韵味 。
如:“月光极其柔和,溪面浮着一层薄薄白雾,这时节对溪若有人唱歌,隔溪应和,实在太美丽了 。翠翠还记着先前祖父说的笑话 。耳朵又不聋,祖父的话说的极分明,一个兄弟走马路,唱歌来打发这样的晚上,算是怎么回事?她似乎为了等着这样的歌声,沉默了许久 。”这样的语言特点人们自然能够体会 。四、创作题材沈从文创作的小说主要有两类,一种是以湘西生活为题材,一种是以都市生活为题材,前者通过描写湘西人原始、自然的生命形式,赞美人性美;后者通过都市生活的腐化堕落,揭示都市自然人性的丧失 。
五、《边城》寄托着沈从文“美”与“爱”的美学理想,是他的作品中最能表现人性美的一部 。这部小说通过对湘西儿女翠翠和恋人傩送的爱情悲剧的描述,反映出湘西人民在“自然”“人事”面前不能把握自己命运的惨痛事实 。翠翠是如此,翠翠的母亲也是如此,她们一代又一代重复着悲痛而惨淡的人生,却找不到摆脱这种命运的途径 。沈从文通过《边城》这部爱情悲剧,揭示了人物命运的神秘,赞美了边民淳良的心灵 。
关于《边城》的主旨,用沈从文自己的话说就是,“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 。《边城》以撑渡老人的外孙女翠翠与船总的两个儿子天保、傩送的爱情为线索,表达了对田园牧歌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这种宁静的生活若和当时动荡的社会相对比,简直就是一块脱离滚滚尘寰的“世外桃源”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