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三项招标,三项招标劲收近三千万( 二 )


在早期建设工程招投标活动中 , 由于缺乏较为完善的市场准入筛选机制 , 项目招标往往吸引着大量的市场投标者 。这其中 , 各个投标人的资金实力、企业资质等级、人才技术储备、经营管理能力等各不相同 , 不尽符合项目招标要求 。因此 , 评标活动面临较繁重的工作任务与较高的工作难度 , 不可避免的增加着各项招标成本 。资格预审的出现 , 为项目招标管理建立起一道有效的准入筛选机制:1一方面 , 招标人通过资格预审程序与预审要求 , 能够有效精简投标人数 , 减少后续评标工作量 , 降低评标工作难度; 2另一方面 , 投标人的资金实力、资质等级、人才技术、管理能力等企业综合实力 , 对于建设工程质量、施工安全生产、工期与投资控制等重要项目管理目标有着重要影响 。
资格预审 , 能够合理筛选出具有能力完成项目各项建设要求的潜在投标人 , 淘汰鱼目混珠的高风险企业 , 为建设工程质量、安全、投资、进度目标的实现形成保障 。资格预审存在的缺陷问题资格预审为招标管理工作建立起一道有效的准入筛选机制 , 但也为招投标活动增加了一项繁杂的环节内容 。资格预审的审查方式下 , 建设工程招投标的活动周期、招投标成本、信息保密性与市场秩序都受到较大影响 。
资格预审增加招标周期与招标成本资格预审包括“编制资格预审文件”、“刊登资格预审公告”、“报送资格预审文件”、“评审资格预审文件”等众多环节活动 , 大量消耗着招标方与投标方的时间、人力、费用成本 。资格预审环节多 , 周期长 , 人员复杂 , 保密性难度大资格预审包括众多环节活动 , 周期较长;涉及采购人、招标代理机构、潜在投标供应商等众多活动主体 , 人员较复杂 , 这就为相关信息(潜在投标供应商的名称、数量、联系方式等)的保密工作带来一定风险 , 为围标串标活动提供了可乘之机 。
资格预审实际审查效果不佳客观上 , 资格预审环节增加着整体招标活动的时间周期与各项成本支出 , 因此招标人在资格预审活动中往往不重视申请材料的实际真实性 , 也缺乏较为可靠、高效的信息识别手段 , 助长了投标人的弄虚作假行为 。出借资质盛行 , 挂靠活动普遍在资格预审的审查方式下 , 企业资质等级成为各类建筑企业参与建筑市场竞争的重要因素 。
招标实务中 , 一些不具备相应企业资质的投标人 , 假借其他资质等级较好的公司名义参与投标 , 屡见不鲜;建筑企业、个人出借资质 , 收取费用的现象也一度成为市场普遍现象 。大量工程质量安全事故的实际施工方 , 往往并非面子上的优质企业 , 而是各类缺乏正规企业资质的包工头 。近年来 , 随着招投标市场“资质挂靠”、“围标串标”等不规范行为现象严重 , 对建筑工程质量安全与建筑市场规范秩序带来恶劣影响 , 国家日益重视对招投标市场的规范管理工作 。
“资格后审”逐步取代“资格预审”成为建筑市场招投标资格审查的主要方式 , 即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2 , 资格后审 , 审查后移 , 优化管理资格后审 , 是指在开标后评标委员会依据招标文件规定的投标资格条件 , 对投标人进行的资格审查 。资格后审与资格预审的主要区别即在于 , 对投标人的资格审查时间有所不同:资格预审 , 是在投标前对潜在投标人进行的资格审查 , 不属于评标阶段的活动内容;资格后审则是在开标后对投标人进行的资格审查 , 属于评标阶段的活动内容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