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古代盐商却能富可敌国,清朝捐纳价格 为什么越来越低呢

捐纳越来越泛滥 , 多的时候60%的官员都出自捐纳 。什么叫捐衔呢 。到了清朝 , 捐纳成了与科举相互补充的一个重要制度 。由此可见 , 捐纳制度最根本的原因是要解决财政紧张的问题 , 所以清朝的捐纳制度具有明码标价的特色 。而且清朝田赋税率比较低 , 长期维持在2%-4%这一区间 , 另外清朝开疆拓土以国库存银为支持 , 并非对民间横征暴敛 。
如何评价清朝的捐纳制度?

为什么古代盐商却能富可敌国,清朝捐纳价格 为什么越来越低呢


【为什么古代盐商却能富可敌国,清朝捐纳价格 为什么越来越低呢】清代纳捐有两种 , 一种是捐身份 , 一种是捐职官 , 二者虽然都是“花钱买官” , 但是这个“官”是不同的 , 差距也不小 。捐身份 , 大多是捐科举里的名目 , 比如说贡生可以捐 , 监生也可以捐 。比如说 , 一个人本来是个小商人 , 后来做生意发达了 , “发家致富” , 他想“光耀”一下 。但是古代社会“士农工商” , 商人在社会上的地位不高 , 见了官员不能平等 , 所以他捐个出身 , 贡生和监生都是读书人的功名 , 属于“士” , 一下子就不一样了 。
捐职官的 , 也可以分成两种 。一种是只捐衔 , 一种是捐缺 。什么叫捐衔呢 。比如说我原本只是个平民 , 后来做生意发达了 , 捐个小贡生我觉得不过瘾 , 我也想当个“官” , 所以我花大钱捐个道衔 , 这样我就是四品的官员了 , 但是我这个官员一来没有自己的衙门 , 二来没有俸禄 , 只不过是个“名字” 。但是我可以穿四品的官服 , 用四品官员的排场 , 反正我有钱出得起 。
另一种是捐缺 , 那才是真真正正去当官 。不过因为清代纳捐比较多 , 实缺只有那么少 , 所以大多数需要“补缺” 。清代中后期 , 候补官员很多 , 一个缺百余人等着“补”是很正常的 。在这种背景之下 , 可以说清代纳捐主要的意义还是增加国家收入 , 对于所谓的“官员为了回本”云云其实影响并不算太大 。因为大多数纳捐的人 , 都不能补上实缺 , 所以谈不上“捞本” 。
清末 , 清政府为什么那么有钱?
为什么古代盐商却能富可敌国,清朝捐纳价格 为什么越来越低呢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搞钱能力很强的朝代 , 从它入主中原开始 , 满洲人搞钱的本领就让明朝那些不想纳税的官绅们叹为观止 。到了清末 , 中国搭上了工业革命的顺风车 , 因此清政府的收入翻了一倍 。不过朝廷收入虽然增加了 , 但开支也异常的大 。为了平衡财政收支 , 清政府又施展各式各样的吸钱大法 , 向外国银行和国内的富商们借钱 , 最终因为借钱不还、与民争利、横征暴敛 , 把自己玩垮台了 。
众所周知 ,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比较穷的朝代之一 。但是明朝不是真的穷 , 它的问题在于朝廷的税收结构不正常 , 皇帝与士大夫共天下 , 官绅阶层不用纳税 , 朝廷的开支负担全压在了老百姓身上 , 最后导致明末的农民大起义 。清朝在入关后 , 完全不给各级官僚地主面子 , 管你是不是官绅 , 一律都要给朝廷纳税!于是清廷的收入大增 , 哪怕是顺治刚刚入关那几年的税收都比明朝收入最巅峰的年份还高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