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丧葬习俗是怎么样的( 四 )


安海一带 , 尸体入棺除纳以“纸脚”外 , 尚纳以火灰 。当人一死 , 亲属向邻居依次分红线一条 , 意为向其讨火灰 。邻居接受红线 , 即掬火灰一堆 , 以瓦片盛之放在门口 。丧家回头时即沿门收集火灰 , 用足踏之 , 以为纳棺之用 。
官绅大户人家 , 装殓时还请“观殓官”观殓 。其义谓孝男惨遭大故 , 精神纷乱 , 恐礼节疏忽 , 故请有功名的人在场稽督 。观殓时 , “观殓官”公服排公案 , 孝男跪于案前 , 所有入殓之物 , 逐一列单 , 一人逐件唱过 , “观殓官”朱笔逐一点过 , 孝男件件唱有 , 然后由“观殓官”批数句吉祥语于己于人单后 , 即告礼毕 。此单放入棺内 。
5.“送草” 。
装殓停当 , 盖上棺盖 , 钉上木錠 。下錠时 , 子孙孝眷齐声喊:“进!进!进!”声震遐尔 , 以为进财之兆 。
孝男、孝女等随后将死者生前所用之药瓶、药炉、草席、碗筷等日常生活用品 , 送至路口、郊外或村外旷地焚化 , 俗称“送草” , 或叫“送脚尾” 。从前 , 各铺境“送草”之处均有定域 , 不得侵越;一旦侵越 , 即引起铺境间纠纷 。现时一般改在自家门前进行 。
丧殓已毕 , 外戚妇女返家 , 必给糖 , 以为留有余甜 。回家时怕被鬼跟在后面 , 不得直接回家 , 路中要进入随便佛庙烧香 , 以为鬼不敢进佛庙 , 就不会在跟了 。
6.孝灯、轿魂、公婆号、过山轿 。
专备圆形白底青字的桌上灯笼一对 , 称“孝灯” 。一边写姓 , 一边写“×代大父(或大母)” 。旧时以男为准 , 有孙男者称“四代” , 有曾孙男者称“五代”;今则男女平等 , 男孙、女孙、外孙一律计代 。
死者列有私謚 , 俗称“公婆号” 。书写其官爵、年寿、代数、“公婆号”于红纸 , 称“轿魂” 。殓毕奠后 , 以纸轿送魂 , 轿称“过山轿” 。纸轿扶背后写有“张三、李四”之类姓名 , 欲为死者唤使 。
7.“收乌” 。
诸事既毕 , 由道士作法 , 用桃枝蘸水遍洒室内外 , 撒盐、米 , 以菜刀砍门限 , 俗称“收乌”(或于守灵结束进行) , 意为祓凶驱邪 。
(四)捧饭、拜乌
1.捧饭、散饭、烘炉火饭 。
殓后 , 家属每日三餐在灵前敬饭举哀 , 叫“捧饭” 。其日数以死者穿几重寿衣而定 , 如七重则七日 。到期“散饭” 。“散饭”时 , 须给女儿之家米龟红包、红枣灯一对、装热炭烘炉一个 , 俗称“烘炉火饭” 。
2.拜乌 。
七日内亲友陆续到门“拜乌” 。
亲友向丧家送赙仪 , 俗称“金银钱”;为区别于将来发丧出葬时的赙仪 , 此时的“金银钱”称“乌银” , 数额一般较出葬时送的赙仪为少 。
丧家请其他亲友执事值日帮忙接待和陪拜 。灵前铺拜垫二重 , 上红下白 。吊客入门 , 帏内孝眷举哀 , 陪者同客人至灵前 。客人在拜垫上掀去红垫的一角 , 露出白色 , 方为合礼 。红色为尊重客人 , 但红色为丧家所忌 , 客人也必须尊重丧家 , 故有此礼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