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德拉|用雪梨木陈酿红酒?《金太郎》的台词谬误溯源

2011年有部风靡大江南北的电视剧叫《金太郎的幸福生活》 , 王雷和李小璐主演的 。 那个电视剧后来还另外拍了个电影版 , 男主角还是王雷 。
马德拉|用雪梨木陈酿红酒?《金太郎》的台词谬误溯源
文章图片

为什么我会说这个呢?是因为前几天我手机坏了 , 拿去售后中心维修 , 大屏幕就在播这个电影 , 百无聊赖之下 , 我竟然把它看了个大概 。
看到中后段 , 出现了这么一段关于酒的情节 , 瞬间我就不困了!
马德拉|用雪梨木陈酿红酒?《金太郎》的台词谬误溯源
文章图片

这短短几句台词 , 却有不少槽点 。
首先 , 他手上这一杯是红葡萄酒 , 在如今这个年代 , 红酒上货船之前都已经装瓶密封好了;即使是出口到目的地再装瓶的散装酒 , 也是放在惰性材料制作的密封容器中的 , 不可能原桶上船再经过超长的海运才到达消费者的手中 , 否则漂洋过海的酒最后就不是时间的味道而是变质的味道了 。
第二个槽点 , 雪梨木是什么鬼?!葡萄酒如果要进桶 , 那就是橡木桶 , 不会有雪梨木做的桶 。 所以这个遭点很可能是编剧不知道在哪里听到了雪莉桶这个名词 , 然后把它安到葡萄酒上来 。 不过 , 就算这样解释 , 把葡萄酒放到雪莉桶中陈年的操作也实在有点不可思议 。
马德拉|用雪梨木陈酿红酒?《金太郎》的台词谬误溯源
文章图片

第三呢 , 其实常喝酒的朋友都知道 , 经过一路颠簸的酒 , 打开以后不会出现时间的味道 , 反而通常会出现不好的味道 。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酒友买到好酒以后 , 都会先把它放酒柜里静置一两周再喝 。
最后 , 演员所说的“跨过赤道” , 又是个什么梗呢?首先 , 从北半球的产区过来的葡萄酒 , 大多是不会跨过赤道的(除非它从欧洲出发 , 又用的是超大型货轮 , 不能走苏伊士运河) , 从南半球过来的葡萄酒 , 也没听说过哪个会强调自己穿越了赤道的 。
而以跨国赤道为卖点的酒 , 倒是有以下这两种:
一种是来自C罗的故乡——葡萄牙马德拉岛的马德拉酒(Madeira) 。
马德拉|用雪梨木陈酿红酒?《金太郎》的台词谬误溯源
文章图片

在大航海时代 , 很多葡萄酒和烈酒都是原桶上船供船员饮用或者运往异地销售的 。 如今我们当然知道这种做法无法控制酒的品质 , 但在彼时却因为这样受限的条件而出现了一些美丽的意外 。
葡萄牙是航海时代的佼佼者 , 同时也是优质葡萄酒的生产国 。 马德拉岛是当时的重要驿站 , 作为重要的沿海产区 , 自然也承担了提供葡萄酒给航海船队的角色 。 葡萄酒的酒精度相对较低 , 为了在漫长的航海旅途中更好地保存葡萄酒 , 人们会往其中加入少量白兰地 , 得到“加强酒” 。
【马德拉|用雪梨木陈酿红酒?《金太郎》的台词谬误溯源】在一次从葡萄牙绕过非洲到印度的航行中 , 船上剩余的葡萄酒被原路带回葡萄牙 。 这些葡萄酒穿越两次赤道去往印度 , 又再穿越两次赤道才返回欧洲 。 在一路的颠簸、潮湿的海洋环境以及不断变化的气候共同作用之下 , 经过漫长旅途的葡萄酒悄然发展出了更复杂且深邃浓郁的香气和独特的焦糖、坚果风味 。 就这样 , 马德拉酒这个美丽的意外诞生了 。
这意外的美味深得欧洲贵族的喜爱 , 他们要求船队下次出海时再带着这种酒回来 , 酒农们也特意用来回运输酒精的方式费时费力地去酿造这种葡萄酒 , 马德拉还因此得名“往返程之酒”(vinho da roda) 。 后来 , 岛上的酒庄开始研究并模拟这个漫长的氧化过程 , 马德拉便不再是贵族才能享用的美味 , 而是黎民百姓也可以随意享用的美酒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