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死后含物的礼俗古已有之,古人曰:“以玉实死者口谓之含” 。《后汉书·礼仪志》载:“帝崩,口含以珠” 。历代帝王、贵族均用此礼 。当然,中国礼仪有不能过格的传统,非帝王将相不能越礼,这是封建等级观念 。
人刚咽气,要把预备好的“噙口钱”放人口内,“噙口钱”也叫“口实”,是一枚铜钱或其他金属硬币,穿上红线,放人死者口内后,把红线另一段拴在寿衣布带上,防止溜入腹内,待盛殓时揪掉红线 。这种做法一是钱为宝,叫“口中含宝” 。二是辛劳一生,最后带走“落头” 。三是投胎脱生,有了“噙口钱”则来世不受穷 。
有的地方是用一块银质的,意为“含银(人与银谐音)” 。还有的地方手里要攥块馍馍,意思是在黄泉路上有饭吃,来世不缺口粮 。
衣殓中的铺与盖一律称“衾单”,不能叫“被子” 。因为“被”与“背”同音,俗话说“背兴”就是不幸 。贵族用九铺九盖,次之七铺七盖、五铺五盖 。平民用三铺三盖已经是不错了 。讲究的最后一层是铺白盖黄,谓之铺金盖银,认为这样死者到阴间就有福可享了 。
在医院病逝者一般电话通知殡仪馆,将逝者拉入殡仪馆存放 。土葬或要回家停灵的,则拉回家 。
当亲人去世后,死者家属或单位必须取得死亡证明:正常死亡的,由医疗卫生机构出具医学死亡证明;非正常死亡的,由区、县以上公安、司法部门出具死亡证明 。以后办理各种殡葬手续需要 。
三、停床
当病人换上寿衣之后,就应当将其从卧室中移到堂屋正室中来 。一般放在一块由两条长板凳支起的门板上,下辅谷草,称“隐身草”,意为隐身 。
人死后,要仰面朝天躺着,用一张轻薄的黄表纸或白纸把脸盖上,俗叫“苫脸纸” 。一说是因为人死后脸色会变得难看,怕亲人伤感或害怕,用“苫脸纸”遮住;一说是观察死者是否假死,若是假死,气出纸动,还可抢救复生;还有让死者安息之意 。只有死人才能用纸把脸盖上 。因此,人们非常忌讳活人用纸盖脸,怕惹来不祥 。
未入棺包裹时不完全缝合,等所有的儿女都见到后再缝 。这是临死者最后告别人世的正式场所,
尸体入殓前,脚脖上套根绳圈,俗叫“绊脚绳” 。传说,“停尸”期间,如果遇上打雷闪电或猫从身上跳过,死人会突然站起来,碰上什么东西或人,就抓住死死不放手,叫做“死不丢手”,非常吓人 。所以,要用麻绳绊上,到盛殓盖棺时再解去 。孝子守灵也是这个缘故,防止有动物从尸身上通过而引起波动 。
入殓时,亲属都要在场,尤其是直系亲属要守候在侧 。
由亡人家属亲自动手,长子抱头,次子抱腰,三子抱腿(无次子、三子,由长孙、次孙代之) 。近亲提千金带(亡人衾褥下的白布带)和垫褥四角 。如果死者是家长,他的上边再无长辈,便将棺木停在正房 。尸体入棺,按规矩是先入脚,后人头,表示立进,而非躺着进去 。尸体放好后,要将死者常用的东西或喜欢的物品放入棺内,作为殉葬物 。金银财宝也包括在内,意思是亡人忙碌了一辈子,不能空着手走 。
为了避免重丧(百日之内再死人)要在棺内放上镇物,有的是小镜子,有的是木牌,有的放五谷、生铁、鸡血、雀青石等 。镇物放妥后,要给亡人去掉绊脚丝,以便让亡人在阴间走路,同时棺内空隙用锯末包或棉絮填充严实,以防尸体在出殡时移位 。
开光有时由族内长辈,有时由亡人长子进行 。用茶盅盛净水,以新棉球蘸水擦试死者眼目,好让亡人瞑目 。也有人认为这样做死者下世才不会瞎眼 。有的人家还要擦试亡人的鼻、耳、嘴,并念念有词:“净净眼,眼观六路;净净耳,耳听八方;净净口,越吃越有 。”这是对亡人来世的祝愿 。开光顺序是从头到脚,依次为头、眼、鼻、口、耳、胸、右手、左手、脚 。有时是殡仪员说一句,孝子复述一句,然后在该部位上擦一下 。例:开眼光,看四方;开耳光,听八方;开鼻光,闻花香;开口光,吃牛羊;开心光,亮堂堂;开右手光,写文章;开左手光,抓钱粮;开脚光,脚踏莲花登天堂 。开光的时候孝子不能哭,怕泪水滴到尸身上 。
推荐阅读
- 准新人必看:淄博结婚习俗
- 傣族习俗禁忌
- 江苏盐城结婚习俗有什么?
- 谈婚论嫁:淄博订婚习俗
- 各具特色的河南订婚习俗
- 贵阳结婚习俗的特色风情
- 徐州标志性建筑——电视塔
- 结婚必看:株洲结婚习俗有些什么
- 古老传统的成都葬礼习俗
- 小暑是农历几月几日,小暑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