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戏曲“奇葩”-山西北路梆子

山西的北路梆子 , 在山西的戏曲发展史上 , 有着不可替代的文化价值 。在山西有名的四大梆子中 , 北路梆子占着不可缺少的部分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 , 和北路梆子很多相同的文化都在慢慢的走向衰竭 。
下面的山西文化带你更加深入的了解山西北路梆子 , 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
北路梆子 , 是蒲州梆子扩展的产物 , 是蒲剧北上演出留下的剧种 , 逐渐与当地语言和民间音乐结合融化而形成的新的剧种 。北路梆子老艺人代代相传 , 有几句顺口溜:“生在蒲州 , 长在忻州 , 红火在东西两口(指张家口至包头一线) , 老死在宁武朔州 。”宁武县、朔县一带是山区 , 许多老艺人上了年纪之后 , 到这一带搭班混饭 , 直至老死 , 可见这一带是北路梆子的重要基地 。过去的北路梆子演员中 , 不少演员是蒲州人 , 道白也说“蒲白” 。即使本地人招收“娃娃班” , 也请蒲州老师教戏 。虽然北路梆子和蒲州梆子关系密切 , 渊源很深 , 但其剧目内容 , 表演手法 , 以及音乐旋律都不同于蒲州梆子 。北路梆子本身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 。它的腔调高亢、激越 , 表演强健有力 , 音乐节奏直爽慷慨 , 表现了塞外人民强悍的性格 , 因而受到晋北人民的喜爱 。
北路梆子艺术基础雄厚 , 生活气息浓郁、语言通俗流畅 , 与此相适应 , 在表导演艺术上重生活、重情趣、重唱功、重特技 。该剧种行当分为红、黑、生、旦、丑五大行 。其中胡子生、大花脸、青衣合称“三大门”极重唱工;小生、小旦、小丑合称“三小门” , 侧重表学业 。
其形成 , 早有“生在蒲州 , 长在忻州”之说 。就其早期唱念用“蒲白” , 设科班教戏请蒲州人 , 以及蒲州艺人来北路搭班唱戏、落户等史实 , 可以确认它是蒲剧北上与当地语言和民间艺术融合而成 。形成时间当在清代初期 , 其活动地区除本省忻州、雁北地区外 , 还流布于内蒙古、陕西省北部及河北省张家口、蔚县等地 。
清乾隆二年(1737)七月 , 有“大成班”在代州鹿蹄涧演出梆子大戏《龙凤剑》和《朱仙阵》的舞台题笔 。在蔚州 , “梨园子弟歌珠少 , 雪面参军斜袖穿” , 但官府老爷并不欣赏 , 因为它“不是帝京弦”而是群众喜闻乐见的地方戏(《蔚县志》载靳云藩《蔚州观剧》 , 在归绥(今呼和浩特市) , 有山西大同的“大云班喜唱梆子戏”的记载 。可见此时梆子戏已经在晋北、内蒙一带广为流传 。山陕梆子北路化以后 , 形成一个新的剧种北路梆子 。清乾隆至咸丰间 , 北路梆子日趋成熟 , 有了固定班社、剧目、名伶和演出规例 。
清同治至抗战前 , 是北路梆子的鼎盛时期 , 这一时期班社众多 , 大约达百余个 。行艺数十年的班社有“三顾园”、“五梨园”、“成福班”、“同庆班”等30余家 , 更有因远去京师演出而颇负盛名的“大昌盛班” 。相传抗战前 , 仅崞县(今山西原平县)班社就达30个之多;五台县虽属偏僻山区 , 也有7个班社 。北路梆子班社之多 , 艺人之众 , 以这一时期为最 。
当时有影响的名家多若繁星 , 仅进京献艺的名伶就有:“老十三旦”侯俊山、“金兰红”赵玉亭、“云遮月”刘德荣、“盖七省”董瑞喜、“三鱼旦”韩德福 , 以及已佚姓名的“天明亮”、”捞鱼鹳”、“盖北京”等多人 。本地名角更是数不胜数 , 有:“五月鲜”刘明山、“十二红”刘宝山、“六月鲜”刘玉山、“小十三旦”郭占鳌、“十六红”焦生玉、“十三红”马金虎、“两股风”郭宇清、“灵芝草”高有富 。这一时期 , 在演唱艺术上还形成了三大流派:以大同为中心的“云州道”(亦称“大北路”) , 以代县为中心的“代州道”(亦称“小北路”)和以河北蔚县为中心的“蔚州道” 。它们既有共同的程式规范而又各具特色 , 所有名角也都根据自己的嗓音特点和行当需要创造了自己的风格 , 竞相标新立异 , 促使北路梆子演唱愈加丰富多彩 。抗战期间 , 这个剧种受到日伪军摧残 , 许多艺人被迫转业 , 有的被残杀 , 如名艺人“小十三旦”全家在崞县遭敌杀害 , 贾桂林(艺名“小电灯”)隐名埋姓做了家庭主妇 , 高玉贵(艺名“九岁红”)赶了大车 , 也有的艺人改唱中路梆子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