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汉族戏种之一东路梆子文化( 二 )


东路梆子的传统剧目很多,内容也很丰富 。主要有反映帝王将相的《高平关》、《国公图》、《下南唐》、《下河东》、《临潼关》、《斩黄袍》、《打銮驾》等;反映爱国和民族英雄的有《破洪州》、《马三保征西》、《雷振海征北》、《两狼山》、《劈三关》等;反映民间生活的有《杨三孝打鞭》、《马二送祟》、《邓太太吃席》等;反映农民起义的有《串龙珠》、《打渔杀家》、《杀惜》等;反映神话故事的有《火焰洞》、《槐荫记》、《锁云囊》等;反映爱情故事的有《刘金定》、《打彩》、《二度梅》、《牡丹亭》等几百出 。
明末清初,山西蒲州梆子和山、陕梆子艺人随商路沿黄河到山东谋生,四处演唱山、陕梆子 。于是把这种梆子传至山东黄河两岸的历城、章丘、济阳、惠民等地 。当时的章丘商业发达,山、陕梆子也就在此兴盛起来 。随着时间的推移,山、陕梆子在当地方言、风俗、戏曲、民间音乐等的影响下,起了很大变化 。
于是人们把这种变化了的山、陕梆子称为章丘梆子 。因为章丘梆子和横笛梆子(河北梆子)经常同台演出,人们为区别这两种风格不同的梆子,把流行于济南以西、北部的横笛梆子(河北梆子)称之为西路梆子;把流行于济南以东、东北的章丘梆子称之为东路梆子 。到清嘉庆年间,惠民县的东路梆子艺人张广成、张欠成等,在当地把东路梆子发展起来,而且盛极一时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