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汉族戏种之一东路梆子文化

东路梆子的流行已有百年,它主要的流行地是贸易往来非常最要的章丘,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从章丘学习到的东路梆子流传到各地,由于各地的语言不通,演唱出又是不一样的版本 。
那么,对于东路梆子你了解多少呢?下面的山东文化为您带来更多关于东路梆子的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
【山东汉族戏种之一东路梆子文化】东路梆子的唱腔音乐属板腔体,主要有大一板(大慢板)、二板(也叫慢二板)、三板、四板、尖板(导板)、小导板、一句一打、三泣板、哭腔等,基本唱腔为[慢一板],艺人们又称为“本地乱弹”,但系用弦索伴唱的板腔形式 。与和横笛伴唱的扬州乱弹的风格迥然不同,就是一种土梆子形式,为了有别于“雅部”的昆腔,所以参照了清初对一般地方戏曲的泛称——乱弹,而自称为“本地乱弹” 。演唱曲牌主要有乱弹、昆腔、柳腔、娃娃腔、滑溜腔、磨古噜油子、倒拉车、叫板等30多种 。
东路梆子的唢呐牌子主要有大开门、小开门、水龙吟、点绛唇、大泣颜回、悲泣颜回、起营、唢呐皮、滴溜子、慢中紧、紧中慢、到春来、寄生草、一枝花、粉蝶子、五马江儿水等 。弦乐曲牌主要有大开门、小开门、八板、海青歌、花梆子、哭皇天、万年欢、工尺上、柳摇金、八岔、傍妆台、回回曲等 。
东路梆子的生、旦、净、丑在演唱时,除板式相同外,在行腔、用气等方面,各行都有各行的唱法,但均为先吐词后甩腔 。吐词用真嗓,甩腔用假嗓,也可说“吼”用假嗓 。东路梆子的念白叫“大白”,是掺有陕西音的山东话 。韵白,用半真半假嗓的“老合少”念法 。
剧种与剧种的区别主要表现在唱腔曲调、韵味上 。有很多梆子类的剧种也带有“吼”,如山东的莱芜梆子、枣梆等 。各个剧种的“吼”都不相同,有的是吼法不同,有的是腔弯不同,也有的是在唱腔里的位置不同 。东路梆子的“吼”是在每句唱腔的后面 。按照板式的不同,语汇段落的不同,有“大吼”、“小吼”之分 。按照唱词的内容,更有情绪的不同 。
往往同是一样腔弯的“吼”,在不同的情况下能产生不同情绪的效果 。当然,这与演员的嗓子、演唱技巧、演唱基本功、感情的酝酿等是分不开的 。吼得好,令人听来悦耳,百听不厌 。悲时催人泪下;喜时使人笑逐颜开;怒时令人义愤填膺;乐时使人手舞足蹈;抒情时,犹如朵朵彩云追月,引人步入其境,回味无穷 。就是这个“吼”,它突出了东路梆子的特点,体现了浓郁的生活气息 。因此,外省很多地方称东路梆子为“山东吼”,本省内也有人称之为“东路吼” 。
东路梆子的乐队分文场和武场 。文场(管弦乐)主要有大胡琴(主弦)、月琴、小三弦、二胡、笙、低音胡、闷子等,武场(打击乐)主要有腔鼓(板鼓)、堂鼓、板、梆子、大锣、筛、铙、钹、小钹、小锣、铃、木鱼等 。此外,在脸谱、表演、伴奏等方面,都有与其他戏曲剧种不同的风格和绝招,体现了东路梆子独特的艺术魅力 。
在表演方面,老艺人们很讲究手、眼、身、法、步,一丝不苟 。他们经常勤学苦练,对水袖、台步、甩发等功夫,掌握熟练,运用自如 。而且还有不少绝技 。当年着名须生演唱郭连孝,在《反徐州》中扮演徐达决意造反时,颈部猛一使劲,将乌纱帽向后上方甩出,正好落到检场人的手中 。演《打棍出箱》的范仲禹时,能将一只鞋向上踢起,恰巧落在头戴的方巾上 。这些表演,都很能烘托剧情,表达人物当时的思想感情 。其他如《坐楼杀惜》中宋江的踢带,《打侄上坟》中陈在官的甩发、蹲坐等,也都相当精彩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