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为什么吃粽子 端午节吃粽子有什么寓意

【端午节为什么吃粽子 端午节吃粽子有什么寓意】 每年端午节南北粽子又开始了“大作战” , 争论着到底是甜粽子好吃还是咸粽子诱人 。 说到这里 , 你知道端午节吃粽子的由来是什么?端午节吃粽子的寓意有哪些?

端午节吃粽子的由来是什么 1 端午从字面上还有“端五”、“重五”、“重午”等名称 。 “端”古汉语有开头、初始的意思 , 称“端五”也就如称“初五” 。 据考 , 许多流传至今的端午习俗也与屈原毫无关系 。 比如粽子 , 最早文字记载出自许慎的《说文解字》 , 食粽子习俗早于屈原去世400多年 。 最开始吃粽子是在寒食节这一天 , 是为了纪念介子推 。 之所以端午节要吃粽子只是人们为了纪念屈原而定的一个说法而已 。 到了现在还有一些地方会在清明节前一天和清明节当天吃粽子 。
相传 , 这些民俗活动是为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 。 屈原是楚国三闾大夫、诗人 , 由于奸臣诽谤 , 昏庸的楚王不但不采纳他联齐抗秦的主张 , 反而放逐了他 。 公元前278年 , 秦军攻破楚国的国都 。 相传 , 屈原投汨罗江后 , 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 , 一直行至洞庭湖 , 始终不见屈原的尸体 。
为了寄托哀思 , 楚国百姓哀痛异常 , 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 。 渔夫们划起船只 , 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 。 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 , “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 , 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 , 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 。 人们见后纷纷仿效 。 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 , 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 , 以免伤害屈大夫 。 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 , 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 , 外缠彩丝 , 发展成棕子 。

端午节为什么吃粽子 端午节吃粽子有什么寓意



端午节吃粽子的寓意有哪些 2 历史上关于粽子的记载 , 最早见于汉代许慎的《说文解字》 。 “粽”字本作“糉” , 芦叶裹米也 。 从米 , 葼声 。 西汉把粽子做为最早出现的端午时食 , 应属“枭羹” 。 《史记》“孝武本纪”注引如淳言:“汉使东郡送枭 , 五月五日为枭羹以赐百官 。 以恶鸟 , 故食之” 。 大约因为枭不易捕捉 , 所以吃枭羹的习俗并没有持续下来 。 锉是端午的主角-粽子 , 在稍晚的东汉就已出现 。 一直要到晋朝 , 粽子才成为端午的应节食品 。 粽子应该算得上是中国历史上迄今为止文化积淀最深厚的传统食品了 。
200年后南朝梁文学家吴钧在《续齐偕记》中说:“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罗而死 , 楚人哀之 , 遂以竹筒贮米 , 投水祭之 。 ” , 按《齐谐记》说法 , 因为怕祭屈原之米被蛟龙所窃 , 因此创造了粽子这种形色 。 因为蛟龙怕楝叶、绿丝 。 可见人们对忠义之士感情之弥笃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