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房地产市场 , 盛行2种截然不同的看法 , 有专家认为“房产必然持续上升” , 也有人认为“房市下滑是既定的” 。
例如北师大教授董藩、城镇研究专家李铁等 , 他们是看涨派的代表 , 在任何讲座、论坛活动中 , 无时无刻不在兜售自己“房产上涨”的理论 。 北师大教授董藩和城镇专家李铁不约而同地指出 , 房地产依然是GDP发展的支柱型产业 , 这种地位是自然形成的 , 过去是支柱 , 未来依然是支柱 。 而且董教授认为 , 随着城市化的推进 , 还有更多的农村人进城 , 为房产注入更多购房需求 。
而曹德旺、董明珠等人则“时时刻刻在批评房市” , 例如曹德旺经常说 , 房地产本质上就是一堆水泥砖头 , 水泥砖头根本就不值钱 , 现在房产价格这么高 , 完全就是人们炒上去的 , 存在很大的泡沫成分 。 所以 , 曹德旺认为未来楼市下滑是必然的的 , 房子价格这么高了 , 已经不是普通人可以购买得起的商品 , 曹德旺直言未来买卖房产将是有钱人之间的游戏 。
与曹德旺看法相同的是董明珠 , 董明珠曾说过 , “我不会做房地产这种不务正业的事情” , 在很多企业家的眼里 , 房地产就是“赚钱”的热门行业 , 然而在董明珠的眼里 , 买卖房产、搞房地产开发却是不务正业 。 董明珠还建议取消公积金、同时建议年轻人不要贸然买房 , 这样会降低生活质量 。
那么 , 按照当前的“数据”信号 , 2021年末至2022年 , 房市真的能回暖吗?指闻君认为 , 不要误判了 , 多重信号已经彰显:房地产快涨的年代一去不复返 。
1、人口方面 , 出生率下滑 。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 , 到2020年底 , 我国的总人口为14亿人 , 虽然看起来人口总量依然庞大 , 但是出生率却在不断走低 , 2020年生育率只有1.3 , 梁建章说到 , 人们不愿意生娃 , 关键因素是“2座大山”(房产成本和教育成本) , 高房产价格、高教育费用阻挡住了人们生娃的意愿度 。
而房地产的大跨步前进 , 与人口呈现出正
2、土地方面 , 正在摆脱 。 人民日报和住建部多次提出 , 城市要逐渐摆脱土地依赖性 , 要结合实际发展特色产业 。 2021年以来 , 正式开启了“集中供地”的新模式 , 为土地市场降温 。 一方面集中供地、另一方面设置溢价率上限 。 所以我们才见到“高流拍率、低溢价率”成为了今年土拍市场显著的亮点 。 地价平稳的情况下 , 房子价格怎么涨得动?
3、金融方面 , “3+2”限制 。 房地产的发展 , 高度依赖金融资金支持 , 然而2020年至2021年 , 央行的“3+2”策略开始收紧资金流向房市的管道 。 失去了资金的情况下 , 如何蹦跶地起来?
2020年8月末 , 央行和住建部联合组织多家房企座谈会 , 提出“三根红线”
2021年以来 , 央爸再次为各类金融机构制定“向个体购房者和房企的贷款上限比例” 。
三、部委13字表态 , 不要误判 。
如果说上边的只是种种信号的话 , 那么住建部等明确的定调和表态 , 则直接决定着房市的发展大方向:
记者:为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 2021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将采取哪些举措?王蒙徽:房地产长效机制实施以来 , 在各方共同努力下 , 房地产市场总体运行平稳 , 基本实现了稳地价、稳F价、稳预期的目标 。 下一步 , 牢牢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 , 时刻绷紧房地产市场调控这根弦 , 全面落实房地产长效机制 , 强化城市主体责任 , 因地制宜、多策并举 , 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 ——摘自人民日报对住建部王蒙徽专访 。推荐阅读
- 施工者|不管家多大,装修时做好这12处细节,美观与舒适并存,幸福感提升
- 大悦城|家里这两个地方别漏了贴瓷砖,许多人为了省钱,入住就后悔了
- 住宅|现在买房,选“高层”还是“低层”好专家20年后差别很大
- 宝龙地产|银行大厦几十层高,能“物尽其用”吗?各个楼层都是干啥的?
- 购房置业|上海女子拍下对楼住户家无敌露台,超大空间网友酸了:买房送操场
- 地板|160㎡四居室,玄关比我家卧室都大,这才是真正的低调奢华有内涵
- 床头柜|95后姑娘的“穷装”卧室火了,环保又精致,软装的力量真强大
- 二手房|12月交楼37899套,恒大居然复活了
- 大唐地产|洋房花园一楼可以做雨棚吗?
- 大门|房子大门万万不能朝这地方开,师傅看了摇头,怪不得我家越住越穷